首页 > 文化强警

沈鹰:用生命诠释警察的初心与使命

2019-09-16 16:21:09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赵家新

  他不在办案一线,却“抓”了数十万名在逃人员;他不仅屡立战功,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因公牺牲后,公安部及30余个省市公安机关发来唁电,近30万名网友点亮祭奠“烛光”……
  他叫沈鹰,生前为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主任,是我国首个网上追逃系统、首家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和第一代公安大数据平台的主要研发者。27年来,他沉迷于科技兴警事业,因积劳成疾,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1岁。
  “一辈子干了两辈子的活儿” 
  今年2月20日,沈鹰像往常一样忙碌,处理完手头工作已是20时许。此时,胸口的疼痛越来越剧烈,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我胸口有点疼,准备去医院查一下。”在医院,妻子打开沈鹰的公文包找身份证挂号,却发现包里全是材料,“老沈当时说,做完检查,他回家还要把这些材料看完。”然而,次日凌晨1时许,沈鹰因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军校毕业的沈鹰,身体一向很好,他的猝然离世让战友们感到意外,更感痛惜。“他是工作狂,可以说一辈子干了两辈子的活儿,他是累倒的。”同事许平说,老沈子夜前下班是正常,工作到凌晨才算加班。
  “这最后一天,是他一辈子的写照。”与沈鹰共事29年的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蒋平说,今日事今日毕是老沈一贯的作风。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软指标,可他从来都是当作硬任务去完成。
  沈鹰是我国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的开拓者。1990年7月,他从军校毕业,参加公安工作。1992年,经过两年基层派出所锻炼,他转入南京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工作。这一干就是27年。
  这份事业在沈鹰心中有多重?妻子金映青说,他们前些年在郊区买了新房,面积大、环境好,她一直想搬过去住。可老沈坚持要住市局附近的老房子,“因为加班方便。”
  外派援助外省公安机关,沈鹰依然是个“拼命三郎”。2008年11月,沈鹰带队前往湖北省公安厅,指导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升级改造。说是“指导”,但他比谁干得都猛,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经常写代码到凌晨。有一次到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援建,到达当晚,大家坐在餐桌前久等他不来,一打电话才知道,沈鹰在附近的派出所了解系统运行情况,竟忘了吃饭时间。
  不在办案一线的“追逃王” 
  “钱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平稳处置离不开沈鹰这个幕后英雄。此案涉案金额超1500亿元,集资参与人数百万,如果仅靠人力,专案组几个月也算不清如此庞大的账目。但沈鹰团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仅用3个昼夜,就将一份清晰完整的账目报表呈现在办案人员面前。
  不在办案一线,却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方面贡献卓著。在沈鹰27年的科技警察生涯中,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1998年,公安部面向全国招标,拟建设在逃人员、被盗车辆、被盗枪支信息系统。以沈鹰为技术骨干的团队,主动承接了前两项任务。他们没日没夜干了半年,突破数个难题,圆满完成任务。第二年,全国开启网上追逃,当年就通过系统抓获各类在逃人员20余万名。没有亲手抓过一名在逃人员的沈鹰,被同事们戏称为“追逃王”。
  2002年,公安部提出搭建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当时,很多人提出,平台按现有条线建,阻力小、见效快。但沈鹰坚持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在争议声中将最优方案率先变为现实。如今,包括江苏省在内,已有13个省区的130余个市级公安机关在使用这一系统。这一创新成果最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今天,江苏全省公安民警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办公,沈鹰功不可没。”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孙建友说,这一系统将原来数十个公安业务条线“拧”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了数据共享,大幅提升了警务效能。
  过去,执法监督要调阅大量卷宗,耗时费力,而且只能抽查。沈鹰调研梳理出各种不规范办案的表征,通过大数据运算分析每一起案件,大幅提高了执法监督效率。
  最早的公安云计算平台、第一代公安大数据平台、统一执法尺度的行政案件自动量罚系统……27年来,沈鹰努力将最新科技对接公安最迫切需求,创新的脚步一刻未停,先后获得十余项国家、公安部、省市科学技术奖励。
  “沈鹰的离去,不仅是南京公安,也是全国公安的巨大损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守初心宁舍“官帽”
  沈鹰对工作要求极严,每行代码都要反复验算,但对于物质生活,他的要求又极低。熟悉沈鹰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欢的是“老头盖浇饭”。每次开会、研讨错过饭点,他都会给大家订一份20元左右的盖浇饭。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菊从2013年开始接触沈鹰,并与之合作。“每次想请他吃饭,他都说下次,可直到去世,也没能吃成。反倒是我们蹭了他不少‘老头盖浇饭’。”
  沈鹰喜欢揽事,但从不揽权。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经费高达七八亿元,业务合作单位上百家。沈鹰给自己定了一条“硬规定”:凡合作公司来人找他谈工作,一律在会议室,而且一定要有其他同事在场。“作为技术‘把关人’,沈鹰在很多项目上有发言权,可他从不推荐合作公司。”南京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项目管理科科长赵琛说。
  由于经常熬夜写代码,沈鹰养成了抽烟的习惯。后来,沈鹰当了领导,一些公司找他谈业务,总会带些名贵香烟来,想和他拉近关系。为了杜绝“人情”,他甚至下决心把烟戒了,还提醒大家:“‘小东西’也会带来‘大问题’。”
  为了干这份心爱的事业,他甚至拒绝“提干”。两年前,由于沈鹰成绩突出,市局领导曾考虑提拔沈鹰到其他条线做正处级干部。但沈鹰考虑再三还是婉拒了,“手头有多个项目还没有完成,如果换一个人,可能要花较多时间适应,不利于工作。”
  沈鹰去世后,江苏省公安厅、南京市委、市政府分别追授其为“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赵家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