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厅局访谈

根植“人民在我心中”理念 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2019-09-17 14:35:10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谭彦叙 董江
 
辽宁公安喜迎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图片由辽宁省公安厅提供)
  近年来,辽宁省公安厅党委坚持高站位、深思考、重实际、求实效,持续开展“人民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根植“人民在我心中”理念,紧紧围绕振兴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维护稳定、服务发展主力军作用,有力维护全省社会大局稳定。今年6月,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在辽宁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坚持党的领导
  确保绝对忠诚、绝对可靠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全警牢记“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纪律、作风等各方面,全面实施政治建警、忠诚教育,确保公安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持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创新力度,全面落实“四个铁一般”标准要求,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同时,省公安厅党委进一步强化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学习与日常学习相结合,通过先进典型报告团巡回报告、主题征文、理论研讨、“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辽宁省公安厅连续6年开展“最美警察,最佳警队”媒体百姓联合推选活动和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先后两次获得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奖,成为公安文化宣传的金字招牌;创作的《人民在我心中》和《从警为什么》两首歌曲以及8部公益宣传片,在警营内外的传唱度、传播率和影响力极大,树立了辽宁公安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坚定了人民警察忠诚履职、服务人民的职业信仰。
  坚持严打方针
  净化社会生态、治安环境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作为第一使命,强化斗争精神,严打严防颠覆渗透活动和网络谣言,以强烈的底线思维、最高的工作标准,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务,确保绝对安全。
  坚持以打开路、以打创安,创新建立常态化打击整治机制,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相继打响“十大战场”、“七大主题战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四大攻坚战”以及“六大攻坚战役”等,实施常态化打击整治和基层基础建设“两个轮子”一起转;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枪爆、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净网”“猎狐”“亮剑”等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多发性违法犯罪,一大批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近几年来,全省刑事立案、刑事破案、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可防性案件逐年显著下降。创新开展的“三长六必”“一件三核”“案件评查”等机制,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据统计,近5年,全省违法犯罪总量同比下降28.33%;涉枪涉爆、绑架案件连续5年破案率达100%,命案现案破案率连续5年达99%以上;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成效显著,挽回经济损失近100亿元,打出了警威和士气,赢得了民心和赞誉。
  坚持专群结合
  提升平安指数、治理水平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一直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平安辽宁的基础工程,持续加强巡特警专业力量建设,打造动中备勤、立体防控模式,通过建立“1、3、8”分钟处置圈和“10、20”分钟城区封控圈,极大提升了响应速度。
  省公安厅编制完成了《辽宁公安信息化顶层设计规划(2018—2020)》,坚持大数据、视频监控、移动警务同步推进,公安大数据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警务APP实战应用机制不断创新,“雪亮工程”建设实效不断提升。据统计,全省公安机关已自建一类视频点位10余万个,农村出入口视频覆盖率达80%,各级公路重要路段覆盖率达95%。
  同时,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大数据挖掘分析、信息预警线索、反恐协作等领域开展全面对接合作,有力提高了精确预警预测能力;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壮大,保安员、出租车司机、平安志愿者等广泛参与治安防范,联防联控、共治共享的局面初步形成,织密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坚持安全至上
  守住隐患底线、平安红线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力“防事故、保安全”。
  省公安厅通过持续推进“隐患清零”行动,创新建立“互联网+查患治患”新模式,清查收缴枪支1.9万支、爆炸物品35.8万千克;通过不间断地组织开展交通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排查治理较大以上道路交通隐患1377处,检查整改各类火灾隐患160余万处,4900多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办,连续5年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面对突发事故灾难,全省公安机关闻警即动、不畏艰险,成功扑救大连石油七厂大火,全力投入棋盘山森林火灾、阜新煤矿透水事故等救援工作,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全面落实预警防范、应对处置等措施;树立“一失万无”的安保理念,打赢系列重大安保攻坚战,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安定。
  坚持营商环境建设
  赢得群众满意、社会认可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聚焦振兴发展大局,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振兴发展助力护航。
  近年来,省公安厅相继制定公布了《辽宁省公安机关行政审批动态权责清单》,累计下放审批权限378项,办理居民身份证、护照等审批时间平均缩短30%以上,现有1625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大厅;全面启动新版居住证制发工作,推广一站式落户“直通车”;先后推出10件便企利民实事、75项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新举措、86项办事“最多跑一次”清单、11项“一次不用跑”清单;制定实施以“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网清、一证通、一次跑、一厅结”为内容的《辽宁省公安厅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三办”“四个一”举措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打造辽宁公安审批服务品牌;推出《打造最优发展环境35项新举措》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16项政策措施》,再次缩短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限;组织开展“进企业、访民情、送服务、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及“万名民警联万企”包扶民营企业发展活动,在重点企业设立1128个驻企警务室,物建2332名交管联络员,累计走访企业14万余家次;在《辽宁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二十条严禁”纪律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在全国省级公安机关中率先制定出台了《辽宁省公安机关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规定》,先后开展自查自纠1.1万余次,检查单位(窗口)2.7万余家次,发现整改问题近1万个。
  坚持全面从严
  打造过硬队伍、铁军形象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深入践行“十六字总要求”,坚持政治建警和全面从严治警两大方略,狠抓大学习大警示大练兵大培训,全警政治素养、能力素质明显提高。
  省公安厅党委将全面从严挺在最前,树底线、划红线、立高压线,创新推出公安巡查制度,以及纪律作风建设六项规定、党风廉政监督六项制度等,省公安厅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连续5年被公安部党委评为“优秀”等次。同时,省公安厅党委“把民警放在心中”,坚持“问需于警、问计于警、问效于警”,落实关爱民警8项新举措、服务基层和民警10项举措等政策措施,切实为民警解决后顾之忧。落实“一人一策”特困帮扶、“团圆计划”等爱警惠警措施,民警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近年来,全省共有34名“最美警察”和21个“最佳警队”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其中有12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为全省公安民警树立起学习的标杆。
  闪亮警队
  ★ 王明海 曾任沈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调研员
  1971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已退休。1980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1979年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0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1980年、1981年被沈阳市政府授予市劳动模范称号。
  ★ 毛子圣 曾任大连市金县公安局刑侦股副股长
  1948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40余年,亲手抓获各类犯罪分子3600余人,破获案件4300余起,被称为“犯罪分子的克星”。1985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赵振金 曾任大连市公安局开发分局黄海路派出所教导员
  1979年参加公安工作,始终坚守共产党员本色,2006年9月9日,因过度劳累引起突发性心肌梗塞倒在工作岗位上。2006年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方广吉 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南沙派出所民警
  1983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南沙派出所工作10余年,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00余起,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200余件。1998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仉 伟 曾任大石桥市公安局分水派出所所长
  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大石桥市公安局工作,先后37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部门的表彰,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荣立个人一等功、个人三等功各一次,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2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宋增福 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民警
  1982年参加公安工作,1983年7月31日,在追捕命案在逃人员时身负重伤,经抢救脱险。1983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1984年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抚顺市劳动模范。
  ★ 丹东市看守所
  丹东市看守所主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取得连续24年安全无事故、队伍无违纪的骄人成绩,成为全国公安监管战线一面旗帜。2017年被国务院授予“模范看守所”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谭彦叙 董江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