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禁毒办通报对芬太尼管控情况
2019-09-03 16:16:4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杨煜
国家禁毒办今天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国驻华执法及警务联络官和新闻界通报了中国芬太尼类物质管控工作情况。通报称,自5月1日起对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以来,中方尚未发现一起制贩走私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 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摸排生物医药基地和化工园区,核查涉及芬太尼类物质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人员,清理非法制造芬太尼类物质的风险点。公安部部署清理整顿互联网上涉及芬太尼类物质的信息,删除网上芬太尼类物质购销信息,切断网上联络交易渠道。国家药监局部署开展芬太尼类药品生产经营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合法芬太尼药品的管控。
为严防芬太尼类物质走私出境,2号,国家禁毒办会同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在12个省市开展为期3个半月的打击芬太尼类物质犯罪专项行动。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 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国家邮政局颁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推动寄递企业配备安检机1.5万余台,并督促寄递企业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海关总署加大对重点口岸出口货物的查缉力度,着重查验出口重点国家的货物。
国家禁毒委的通报称,中方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越来越严,美国内因吸食芬太尼类物质死亡人数却越来越多,这表明中国并不是美国内芬太尼类物质的主要来源。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 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根据美国方提供的数据,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共查获芬太尼类物质走私案件229起,缴获芬太尼类物质536.8公斤。其中来自中国的案件只有17起,缴获5.87公斤,分别只占总数的7.4%和1.1%。美方仅凭查获的有限邮包就宣称其芬太尼类物质主要来自中国是没有依据的,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央视记者张赛 侯西魁)
美国芬太尼滥用怪中国?!真相,戳
假的!
让我们来摆摆事实、讲讲道理
事实一
5月1日开始,《关于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正式生效,这意味着, 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在中国均被视为毒品,受到严格管制。
而相较于我国的严格管控,美国联邦法规存在法律漏洞,通过 简单化学结构变更研制出新品种,可规避管制。而且,美国迟迟没有推出强力举措对 芬太尼类物质进行列管,仅实行为期两年的临时列管措施,有效期限到2020年2月6日。
美国多次对中国提出芬太尼整类列管请求,中国政府积极回应美方关切。2018年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与特朗普总统会晤时,宣布中方决定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 短短4个月后,中方就完成法律管制程序,发布《关于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 ,兑现对美承诺。
相关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文件、全面排查整治、强化侦查打击等系列举措, 包括督促物流寄递公司落实“实名寄递、开箱验视、过机安检” 三项制度,部署重点海关关区加大对高风险国际邮包的查缉力度等。
连美国司法部的声明都承认,“中国(在打击芬太尼毒品方面)取得十足进展”“中国对芬太尼类物质实行整类列管,令美国司法部备受鼓舞”。
事实三
据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统计,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芬太尼类药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2 018年,美国向联合国申请的芬太尼类物质的生产配额达到了1.19吨,而同期中国的生产量只有50公斤左右 。
中国对芬太尼类药品管控非常严格,合法厂家生产的芬太尼类药品从未发现流入美国 。中国执法部门曾经侦破过非法加工和向美国贩卖芬太尼类物质案件,都是境内外不法分子相勾联,以伪装、夹藏等方式通过国际邮包输往美国,但 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是美国的主要来源。
美国缉毒署数据显示,今年中方宣布整类列管措施后的第二季度中,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仅查获4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走私案件,充分证明从中国流入美国的芬太尼类物质在原本不多的情况下又大幅减少。与此同时, 美国因芬太尼滥用致死人数却依旧居高不下。这充分说明,美国的阿片类物质危机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根源不在中方。
事实四
阿片类药物是一种能够起到镇痛作用的药物,芬太尼就是其中一种,镇痛药的止痛效果比海洛因强50倍,比吗啡强100倍。它止痛效果强、副作用小,至今仍是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良药。但是,它具有和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等效果, 滥用会导致患者上瘾。
芬太尼为何在美泛滥?美国普遍存在滥用处方止痛药传统,占世界人口总数5%的美国人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 药企大力兜售、医师滥开处方、政府打击和减需工作不力、大麻合法化负面导向等多种因素,使得毒品消费市场持续扩大 。而芬太尼危机的根源,显然还在美国自身。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承担全球毒品治理工作中的国际责任。中国不惧芬太尼类物质,更不惧美方的无端指责。 在此,我们也提醒美方,“美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才是硬道理。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责任编辑:杨煜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2023-05-12重庆市政府党组成员、原副市长熊雪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2023-05-11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吉林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 因地制宜打造红廉阵
- 2023-05-10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岗位 严肃惩治靠企吃企
- 2023-05-09广西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紧盯民生重点领域靶向发力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