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林岗:每张画都有我实实在在的感受

2019-04-10 12:02: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高素娜

  网(油画) 57×75厘米 1979年 林岗

  林岗

  本报记者 高素娜

  “有人说我的画不是真正的抽象画,其实我也没想一定要抽象,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写实训练,有些东西是很难完全摆脱的。另外完全抽象的东西,像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的东西,太个人化,完全脱离内涵而存在,需要靠解释,我不是很喜欢。我就想写意一些,表现的味道多一些。”林岗说,总之,爱是主要的,画自己爱的东西,爱自己的画,这样才能产生艺术,“就像冰心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正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林岗:写·生”展,呈现了他各个时期的油画写生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抽象绘画及手稿,前者展示了他对外物之像的描写,后者则观照其抒写的精神世界。整场展览勾勒出林岗数十年的写生积累和抽象之变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对青年一代的绘画练习和创作提供借鉴。

  “写·生”

  今年已94岁高龄的林岗是我国第一代油画家,他青年时期投身革命,艺术之路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新年画、连环画起步,他的《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曾获全国年画一等奖,《新儿女英雄传》等作品影响广泛。1954年,林岗留学苏联列宁格勒美术学院(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历经6年严格的写实主义训练,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在《俄罗斯妇人》《街景》等写生作品中,他对色彩品质的追求和对潇洒流利气质的偏爱令人印象深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岗投身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东渡》《万里征途诗不尽》《路》等作品在以真诚信仰描绘宏大主题的同时,具有个人抒情诗意的风格,表现出深沉悲悯的情怀。从80年代起,他不囿于既往的成就,一次次突破自我,从表现性的形式尝试直到90年代全面的抽象绘画探索,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界较早进入抽象领域的艺术家之一。

  “林岗是我的学长,比我早一年到列宾美术学院。他紧张学习和认真探究艺术原理的那股劲儿,以及他待人接物朴实真挚的感情、不图虚名的作风,对我有无形的影响。他不仅创作成绩优秀,并且对艺术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对当时苏联和中国艺术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已开始持质疑态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说,林岗对自然、对艺术的真诚,对油画形式语言的痴迷,既反映在他的课堂作业和毕业创作中,也表现在他到大自然写生的许多绘画小品中。他把写生视为从自然、从客观物象中吸取艺术灵感和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更直接、自由、随意的创作。

  此次展出的60多件作品,是林岗留苏学习期间及回国后描绘中国农村生活的精彩之作,它们因出色的色彩表达和率真的绘画风格,曾在历史上影响了一大批油画创作者。而此次展览以“写·生”为主题,也蕴含了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对林岗艺术的研究与观点。“‘写’与画不同,它更接近书法用笔,每一笔都承载着主体的情绪和意志。‘生’是现实的生活,也是鲜活的生命,更是涌动的心潮。林岗的‘写·生’,既是写外在的自然造化,也是写内在的生命情感。前者表现为他贯穿一生的写生积累,后者则凝聚成他抽象创作的景致。”吴洪亮说。

  “好的色彩要有巧克力的感觉”

  走进展厅看他的作品,发现与古典油画重视“塑造”的手段不同,林岗更追求淋漓舒畅的笔法和色彩,追求色调美和画面的情致。从《剪羊毛》《农家》《碾面》《较量》《洁净的云层》等作品可见,林岗在色调、用笔和情境营造上极富个性,尤其善用阔略的笔触、高雅的色调来表现朴素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好的色彩要有巧克力的感觉,要成熟、浑厚、丰富。”林岗说。

  进入80年代,林岗的艺术追求发生了变化,从写实具象逐渐走向意象和抽象,《沙风》系列是这一新艺术进程的开端。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林岗放弃了“主题性”的创作和具象的写实语言,改用点、线、面和色彩组合来表现对真善美的追求,以遒劲的线和色彩块面的组合,寄托对历史和现实的体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这种表现性的绘画,每张都有我实实在在的内心感受。绘画不同于音乐、文学,靠的就是形象和颜色,所以首先视觉上要抓人。但是没有感受就无的放矢,纯从视觉出发的东西我不喜欢画,这可能和生长在救亡图存的年代有关系,也因此我偏爱表现深厚、有力的感觉。”林岗说。

  “如果说抽象风格是林岗艺术故事的收官状态,那么写生创作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吴洪亮说,林岗的写生至少在3个方面为日后的抽象之变埋下了伏笔:一是在写生过程中进行主观改造,让他感受到逾越写实边界之后更加酣畅的表达快感;二是在具体对象的描摹与表现中,发现了色彩、线条等形式语言本身的魅力;三是在长期的写生积累中提炼了自己偏爱的形式符号。“如果将艺术家的创作比作一条河,很多人觉得一岸的风景已经够好,所以终生都在一边靠岸。有些人却不满足于一边的美景,努力想要渡过河去,一旦躲过了暗流巨浪、漩涡礁石,就会看到另一派不同的景致。于林岗而言,他则以写生为渡,看到了两岸的风光。”吴洪亮说。

  在邵大箴看来,林岗对中国油画发展方向有一以贯之的看法,即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欧洲古典和现代油画的观念和经验,深入掌握油画语言的特性,尤甚要在油画色彩和调性上下苦功夫,不避难求易,不要在没有掌握油画技能的情况下,追求表面的民族特色。

  “我们最基本的思想

  就是给同学自由”

  林岗还是新中国油画教育的先锋和标志性人物。他曾在1999年荣获俄罗斯文化部授予的普希金勋章,并被聘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2018年,获首批“中央美术学院杰出教授”称号。

  林岗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从事教学工作,60年代起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画室主任,通过严格的训练夯实学生的造型基础,对画室的教学和创作风格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出于对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责任感和对现代艺术教育的热情,林岗参与创建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并出任工作室主任。在教学中,他重视基础训练,也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自由探索。“现代艺术就是每个人可以尽量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给同学自由。我们非常看重学生的性格和爱好,在第四工作室成立的发言上我强调了‘自然流露’4个字。”林岗说。

  几十年来,林岗和同是中央美院教授的夫人厐壔相互鼓励和研讨,沉潜在艺术的探索中,不断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体验中、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从优秀的国外艺术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艺术面貌不断变化,现代感觉和个性风格越来越鲜明,画面诗意化越来越浓郁。他们还把自己的探索、研究心得奉献给教学,为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的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他们的辛勤劳作、艺术思考和理念,有助于我们认识艺术领域的无限广阔,认识绘画表现语言应有的多样和丰富,避免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的大一统和一律化。”邵大箴说。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中央美院在油画的教育教学上,正是由于有了像林岗这样一批思想、品格、绘画语言都十分优秀的老一辈艺术家,才形成了优秀的学术传统。“我们今天要更好地研究前辈艺术家探索的过程和历程,更好地学习和弘扬他们不断求索的艺术精神,以此来推动我们的教育教学在新时代更长足的发展。” 范迪安说。

本文来源:中国文化报责任编辑:高素娜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