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中小学美术教育增质“应有道”

2019-03-18 11:43: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高素娜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9-03-18 10:09

  浙江美术馆在浙江省嘉善县开展“小角见大师”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高素娜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佳途径,但在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美育程度仍旧较低,尤其中小学美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集中体现为没有很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如何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正引起更多人士的讨论和建议。

  借美育之力“成于乐”

  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教育目的和意图需要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课程得以实现。这其中,教材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借助于美育的理念和方法“成于乐”“游于艺”,达到教育目的,无疑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各地中小学教材中对民族文化经典、艺术经典阐述得不够系统和充分,存在西方经典大于中国历史传统经典的倾向。他认为,中小学教材应加大中国经典的比重,让学生感佩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和文化的深厚与灿烂。“这样,文化自信、中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就不是一些空泛的名词。应该整理出一批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又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美术作品,使之成为中小学美术教材和其他教材中的典范。”吴为山说,博物馆、美术馆蕴含着大量的中国文化经典与艺术资源,可以与中小学美术教材及其他学科教材结合起来,如可将李可染《万山红遍》、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关山月《绿色长城》等经典美术作品作为插图收入到中小学语文、地理、历史等不同教材中,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认识更多中华艺术瑰宝。

  对于具体如何运用优秀美术作品在教材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文化自觉和自信,吴为山认为:一是在中小学的美术教材中加大中国传统与现当代美术作品的比重,在教材的文本上突出“中国意识”,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二是在诸如《语文》等非美术教材中尽可能运用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感染下,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与原理;三是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应无偿向美术教材的编写机构提供中国传统和现当代优秀美术作品的图片资料,以帮助教材更好地体现“中国味”;四是建立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的联动机制,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教学,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相应的机制。

  乡村美育应有帮扶“路线图”

  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吉林省书画院副院长刘广注意到,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主科”成绩,而美术学科往往不被重视,加之专业美术教师短缺、美术应用教材匮乏、画具教具少之又少、部分家长观念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教师力不从心,学生缺乏兴趣,直接造成了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困境。

  “我们目前现有的以考试科目来衡量学校和老师的考评机制不改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困境。只有当全社会都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每所中小学都有专门的美术教师,并有足够的经费购买美育教材、绘画工具等,美育才可能一步步走入农村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小学老师刘亚林说。

  在刘广看来,改善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应该从多方面发力。如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有效结合城市高校在教育、信息、技术、文化、智力和人才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开展美术教育对口帮扶,并规划出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帮扶“路线图”;建立教材循环使用激励机制,让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课堂有书可用,提高教材循环利用率,让国家经费用于刀刃上;建立奖补制度,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有美术天赋和绘画兴趣的孩子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和适当奖励,使他们不因教师编制不完善而被埋没才华,让他们能够平等地享受美术教育等。

  “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是美术教育的良好资源,是农村地区美术教学的优势所在,也应该充分利用。”刘广说。

  在刘亚林看来,如果能有更多优秀的美术老师或志愿者为农村学校开设美术课程,让孩子们参与更多的美术展览、创作实践或主题性活动,也可提高他们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应该想办法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之所在,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智慧。”刘亚林说。

  “授人以渔”的浙江探索

  对于如何振兴乡村美育,浙江美术馆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美术馆+乡村”的全新模式,并通过“艺游乡里”特别计划“重返乡村的视野:乡村艺术公开课”、流动美术馆、“小角见大师”乡村美育志愿服务项目等活动,将精品美术展览和书画作品以及高端艺术体验活动送入基层和中小学,为美术惠民提供了崭新的服务模式。

  2017年,鉴于浙江省嘉善县自2013年开始在全县村镇文化礼堂实施宣传文化员制度,这些宣传文化员长年驻扎在文化礼堂,普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美育培养潜质。因此,浙江美术馆启动了“小角见大师”乡村美育项目,并与嘉善县文化局合作,将该县100余名宣传文化员吸收为“小角见大师”美育服务项目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美术展览讲解和美术体验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既提高了他们的文艺素养,也帮助地方政府文化部门提升志愿者素质,同时带领他们在乡村文化礼堂普及美术知识,开展美育活动。

  “‘小角见大师’乡村美育志愿服务项目由浙江美术馆和嘉善县文化局共同实施,旨在乡村文化礼堂通过一幅美术作品的展出,培养地方文化志愿者或者文化礼堂服务人员,长期、系统地在文化礼堂开展乡村美育活动,将浙江美术馆的高端艺术资源落到乡村,让乡村的孩子和村民也能体验到城市里一流的公共艺术课。”浙江美术馆该项目实施人刘佳波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活动不仅改变了以往浙江美术馆招收志愿者的地域局限,也从源头上改善了乡村美育志愿服务的品质,并通过浙江美术馆的帮扶、组织培训等方式,让乡村美育志愿者全面了解美术展览和美术体验活动的实施流程,并通过他们在乡村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体验活动。这一举措不仅开阔了基层群众和孩子们的眼界,也为城乡美育资源的平衡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本文来源:中国文化报责任编辑:高素娜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