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 | 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2020-12-07 11:37:21 来源:中国文艺网 责任编辑:白冰
   近日,讲述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电影《掬水月在手》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项。该片自10月中旬在院线上映以来,得到网民普遍赞誉,大家认为,“该片是看过的最美的纪录片”“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海报
  如今96岁高龄的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知名汉学家。曾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最美教师称号和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叶嘉莹自幼熟习古诗词,一生与诗词为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执着于古典诗词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被大家尊称为“诗的女儿”“中国古典诗词的引渡人”。
 
  叶嘉莹
  “修辞立其诚”,叶嘉莹所有的诗词都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从她创作的几首代表性诗词中,我们可以一窥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的人生经历,理解她关于“弱德之美”的独特诠释,感悟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我精神。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出生诗书之家,自幼熟习古诗词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跟着家里的长辈吟诗诵词,以《论语》开蒙,与唐诗为伴,十多岁就开始写诗填词,对诗书的热爱成为她成长岁月里最大的快乐。“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因生于“荷月”,叶嘉莹便得小名“小荷子”,读书的时候对“荷”特别关注,常以荷的品格要求自己。
 
  青年时期的叶嘉莹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生活在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年代,叶嘉莹从小目睹了太多的痛苦和灾难,当读到李商隐《送臻师》诗中的两句:“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就想到如果莲花真能拯救世人,她愿天下开满普度世人的莲花。于是,十几岁的叶嘉莹就写下《咏莲》,开启了她作为“士”的一生。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身处尘世,用诗词溶解生命的苦痛
  1941年,叶嘉莹考上辅仁大学中文系,自此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老师顾随。叶嘉莹第一次上课就把自己的旧作给顾先生看了,顾先生称她有天赋并指导她开始写律诗,还经常用她写的原韵与她和诗。
 
  在辅仁大学求学期间,叶嘉莹(后排右二)与老师顾随的合影
  《冬日杂诗》第三首便是叶嘉莹写于1944年的冬天,“此时日本已发动太平洋战争,正处在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当年北京冬天下的雪很大很厚,整夜刮着西北风,声音像哨子一样响,家后边就是西长安街,经常听到日本军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多年被战争阻绝没有回来,但是在这狂风凛冽的夜晚,我屋里的一盏灯还亮着,炉子里还有一点火没有熄灭,这是希望。我等待着抗战的胜利,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叶嘉莹回忆说。
  《冬日杂诗》(其三)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代表了叶嘉莹做人做事的态度,表达了她立身处世的理念,“如果你想要不负此生,为人类或者为学问做一些事,就必须要入世。至于‘逃禅’,我可以身处在尘世之中做我要做的事情,内心永远保持一片清明,不被尘俗所沾染。”国难之际,母亲病逝、父亲远隔,又经历白色恐怖,丈夫冤狱,是古诗词给予她生命的力量,溶解了她的苦痛。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饱经患难,自创“弱德之美”
  1976年3月,叶嘉莹又一次遭到不幸,与她相依为命的长女言言出车祸与女婿一同离开人世,这对她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为此她夜夜流泪,陆续写成了十首《哭女诗》。其中有一首是她走进家门时看见门前樱花依然盛开的感慨:《哭女诗》(其九)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v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人,真的很奇妙。有时若不是经历过巨大的打击,就不会觉醒。”她领悟到,要从小我中摆脱出来。她决定回国教书,把自己的余年都交付给国家,交付给诗词。在这之前,叶嘉莹在加拿大温哥华教书并且被聘为终身教授,可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我的故乡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根也在中国。传承不应只是学术圈子里几个研究生几个大学教授的事,应该是整个民族的、普遍的文化传承。”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叶嘉莹虽然看起来柔弱秀美,但性格刚强,诗人痖弦形容她是“穿裙子的士”。她还自创了一个概念,叫“弱德之美”,“不是说你软弱就是美,是说你要坚强地持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己把自己持守住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都尽到了我的力量、尽到了我的责任,我觉得我有‘弱德之美’,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弱者。”经历过许多苦难的叶嘉莹不但没有被打垮,而且还活得很坚强,她继承了顾随老师“取径于蟹行文字,对中国诗词的研究更能发扬”的愿望,并将传承诗词作为毕生的使命,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她在词学中创见的“弱德之美”。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打破小我,把一切奉献给诗词教学
  “你有一个梦,有一个理想,如果不去实现它,这个梦破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我既然把小我打破了,就是想把一切都奉献给诗词教学。”1978年,叶嘉莹下定决心申请回国。在南开大学教书时,白昼谈诗夜讲词,叶嘉莹的课堂座无虚席,一般讲课都要两到三个小时。教书之外,她一周七天几乎都在图书馆做研究,几乎每天都是最后离开图书馆的人,二三十年如一日。在教育上,叶嘉莹诲人不倦,从回国到现在,她上过的课、开展的讲座不计其数,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是义务教学,收入所得一半捐给南开大学做奖学金,一半捐给作家协会做活动经费,有时候往返加拿大的机票也是自己买。她的学生陈洪评价叶老师:“一生忠于中国诗词文化,并做了很多工作,让诗词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像她这样的守望者,没有第二个人。”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叶嘉莹一生尽其所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通过教授诗词,不只是推动诗词普及,更是希望传统文化中能注入新的生机。“我之所以九十多岁了还在讲授诗词,就因为我觉得我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这么多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我就应该让下一代人也能领会和接受它们。”她曾经写过一首《浣溪沙》,词中有句云:“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意思是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汉代莲子,经过培养可以发芽开花。但莲花总会凋落,她要把莲子留下来,“要见天孙织锦成”,这样一生就没有遗憾了。
  《绝句二首》(其二)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吸引了叶嘉莹,使她不但承担起家庭生活中的重担,而且在颠沛流离中走出绝望的阴霾。诗词的力量拯救了她,滋养了她,同时她把诗词发扬光大,传承文学之道,赓续文化薪火,绽放文化光彩。她“与古为徒”,与诗为伴,予人为乐,一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文艺网责任编辑:白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