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选唐诗》这本“唐诗”不一样
2020-11-25 10:45: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知依
2020年11月21日是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一部由钱锺书先生选定、杨绛先生抄录的唐诗手稿,经过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排印成书,并正式发布。新书出版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与古典部编辑胡文骏两位编辑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介绍了该书出版的幕后故事。
该书定名为《钱锺书选唐诗》,是近40年来从未对外公布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可供大众品读唐诗的独特选本。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唐诗的多样全貌,也可以了解钱、杨两位学人隽永美好的诗书生活。此书目前已在一条上先期预售,12月初将全面上市。
《钱锺书选唐诗》是一部钱锺书先生在五万多首唐诗中无拘无束地取舍后得出的具有独特视角的选本;是一部超过《唐诗三百首》六倍规模、可以看见唐诗全貌的当代大型选本;是一部由杨绛先生认真日课抄录,并且偶尔将他们夫妇日常学术互动留在纸面的唐诗选本。
在出版者看来,《钱锺书选唐诗》虽然是钱、杨夫妇自己选、自己读,是未经仔细打磨的唐诗选本初稿,但它充分体现了钱先生选唐诗的主观立场和独特视角,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同时,近2000首作品的体量,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状貌,也为大众读者研读欣赏唐诗这座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提供了更完备的选本。
哪里不一样
缘起 杨绛提议选一本给她看的唐诗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锺书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著述丰赡,其中《宋诗选注》一书出版发行六十余年,是受到学术界赞誉和大众读者好评的经典选本。其实钱锺书先生对于唐诗同样有着浓厚兴趣和精深研究,虽然他生前并未出版唐诗的选本,但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唐诗选》的工作。因为一些原因,在这部《唐诗选》的编撰过程中,钱先生起初只扮演了个“配角”,而到成书时,他更被摈为跑龙套的角色。
对于钱先生在《唐诗选》工作中遭遇的不快(有志难伸),与他相守相伴的杨绛先生非常理解。为了帮他排解郁闷,杨绛鼓励钱先生独立选一部唐诗,选给她看。钱先生接受了杨先生的提议,就以《全唐诗》为底本,每天选几首,杨先生也每天抄一点,作为品读唐诗和书法习字的“日课”。钱、杨伉俪的这次唐诗选录,最终形成了九册手稿,杨先生在首册封面上题名“《全唐诗》录,杨绛日课”,钱先生又补题了“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八个字。这也成为《钱锺书选唐诗》最本初的原因。
杨绛先生在《记钱锺书与〈围城〉·钱锺书写〈围城〉》中说:“锺书选注宋诗,我曾自告奋勇,愿充白居易的‘老妪’——也就是最低标准;如果我读不懂,他得补充注释。“这透露了她在学术上对钱先生有多方面的支持。”周绚隆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这段“唐诗日课”,据杨绛先生说是“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止”,实际在第一册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旁,有她的一条批注说:“1983年11月中旬书。”说明这项工作可能在1983年就开始了,到1991年,持续了七年多时间。“这部‘钱选杨抄’的‘全唐诗录’手稿,最初是打算给他们的女儿留念,后来钱瑗教授不幸早逝,杨绛先生就把这部由她亲笔抄录的稿子赠给了吴学昭老师。吴老师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为公的态度,决定将其公开出版。”胡文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很荣幸地得到了出版该书的机会,并受吴学昭老师委托,对书稿做了必要的整理。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这部尘封数十年的唐诗选手稿,正式出版。
选诗 近2000首诗歌入围,钱锺书更爱白居易
“由于不抱商业目的(不是出版社的约稿,没有字数、体例上的限制),也不受组织干预(非单位委托的任务,选什么不选什么可以自己决定),所以这是一部非常‘随性’的选本。”周绚隆说。
而这份“随性”中,实则透露着编选者的性格。“《钱锺书选唐诗》共选录308位诗人(无名氏计为1位)1997首(句)作品,单从体量上就可以看出,它的覆盖面是很大的。”周绚隆表示,这种大覆盖面的选择多少可以弥补钱先生在《宋诗选注》的序言里所感叹的那种遗憾:“我们在选择的过程里……尤其对于大作家,我们准有不够公道的地方。在一切诗选里,老是小家占便宜,那些总共不过保存了几首的小家更占尽了便宜。”
周绚隆介绍说,以唐代的大诗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唐诗选》里杜甫选了71首,白居易选了30首,《钱锺书选唐诗》中杜甫却选了174首,白居易选了184首。相反,李白在《唐诗选》选了64首,本书却只选了23首。“很显然,钱先生完全没有顾及李白在唐代诗坛的所谓地位和影响力,他关注的只是作品本身。”
《钱锺书选唐诗》中,白居易以184首作品超过被誉为古代诗歌“集大成”者的杜甫(选录174首),位列第一;但考虑到《全唐诗》收白居易诗作2600多首,收杜甫作品1100多首,从相对比例来看,仍是杜甫诗作入选的比重高。将这些数据对照钱先生对白居易的评论来看,其用意十分微妙。
出版 在诗歌白文选录基础上,增加作者小传和正文注释
拿到这份珍贵且格外有水准的选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也做了许多工作。“本书原来只是一个诗歌白文的选录(就连许多诗序杨先生也没有抄),钱先生既没有为它撰写前言,也没有拟作者小传和正文注释。我们的整理工作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用中华书局的标点本《全唐诗》对校了杨先生的抄录稿,纠正了一些原稿的笔误,并给全书加了标点。杨绛先生在抄录诗稿的过程中,有些随意的记录性文字,则照原来的顺序和位置,用专色随文排列,以尽量保存它的原貌。二是组织力量给每位入选的作者撰写了小传,并对所有作品做了简单的注释。”周绚隆说。
和新书同时与读者见面的,还有人文社文创部推出的《唐诗日课》笔记本。《唐诗日课》笔记本采用了日式方开本,布面精装,并且配备了精装书的丝带书签,也是为了能让读者“学而时习之”。笔记本采用道林书纸内文,适用多种笔墨,用毛笔写也没有问题,读者也可以试着临摹杨绛先生的手稿,在抄录唐诗中寻找方寸宁静。“杨绛先生的‘唐诗日课’抄录了上千页诗文,是她在当时的每日功课。我们将此作为衍生笔记本的元素,希望做一本给读者的‘日课本’。让读者在阅读和欣赏杨绛先生抄录的唐诗时,也能为自己的学习积累素材和笔记。”人文社文创部负责人邝芮介绍说。
编辑说
这更是两位先生生活的缩影
《钱锺书选唐诗》的原始手稿由杨绛先生题名为“《全唐诗》录,杨绛日课”,似乎可以看见,对于杨绛先生而言,这次唐诗选录也是她和钱先生诗书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七年多的时光中,除了近两千首唐诗,杨先生在这部手稿上还留下了抄录时间、随想感悟、重要行程等点滴记录。
杨先生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在抄录唐诗时,也会从自己的学术兴趣出发品评诗人诗作,如抄录沈亚之《宿白马津寄寇立》一诗时,她写道:“沈亚之,小说家也。著有《寻梦记》(梦为秦弄玉婿)及《湘中怨》,皆有诗记其事。季识。”抄录薛能《褒城驿有故元相公旧题诗因仰叹而作》一诗时,她特意在“前过应无继此诗”一句的“前”字旁标记:“future之意。”
在一共九册的手稿中,前四册只有零星标记抄录诗作的日期;第五册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处标记:“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开新笔。”从这一天开始,杨先生将每首诗作抄录的日期一一标记下来,直到最末一册。伴随这些日期,有时会看见她特别注明的“除夕”“元旦”“立春”“清明”“重阳”“冬至”等重要节日节气,仿佛四季悄悄在毛边纸上流转。在第八册杜荀鹤名下《赠庐岳隐者》一诗旁,杨先生写道:“十九日,圆圆生日也。”爱女之情流诸笔端,而此日为1990年5月19日。
“在这部私人珍藏的唐诗手稿上,杨先生留下习字‘功课’的点滴感受,我们能看见那份用心与坚持。”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胡文骏说。(张知依)
该书定名为《钱锺书选唐诗》,是近40年来从未对外公布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可供大众品读唐诗的独特选本。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唐诗的多样全貌,也可以了解钱、杨两位学人隽永美好的诗书生活。此书目前已在一条上先期预售,12月初将全面上市。
《钱锺书选唐诗》是一部钱锺书先生在五万多首唐诗中无拘无束地取舍后得出的具有独特视角的选本;是一部超过《唐诗三百首》六倍规模、可以看见唐诗全貌的当代大型选本;是一部由杨绛先生认真日课抄录,并且偶尔将他们夫妇日常学术互动留在纸面的唐诗选本。
在出版者看来,《钱锺书选唐诗》虽然是钱、杨夫妇自己选、自己读,是未经仔细打磨的唐诗选本初稿,但它充分体现了钱先生选唐诗的主观立场和独特视角,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同时,近2000首作品的体量,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状貌,也为大众读者研读欣赏唐诗这座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提供了更完备的选本。
哪里不一样
缘起 杨绛提议选一本给她看的唐诗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锺书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著述丰赡,其中《宋诗选注》一书出版发行六十余年,是受到学术界赞誉和大众读者好评的经典选本。其实钱锺书先生对于唐诗同样有着浓厚兴趣和精深研究,虽然他生前并未出版唐诗的选本,但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唐诗选》的工作。因为一些原因,在这部《唐诗选》的编撰过程中,钱先生起初只扮演了个“配角”,而到成书时,他更被摈为跑龙套的角色。
对于钱先生在《唐诗选》工作中遭遇的不快(有志难伸),与他相守相伴的杨绛先生非常理解。为了帮他排解郁闷,杨绛鼓励钱先生独立选一部唐诗,选给她看。钱先生接受了杨先生的提议,就以《全唐诗》为底本,每天选几首,杨先生也每天抄一点,作为品读唐诗和书法习字的“日课”。钱、杨伉俪的这次唐诗选录,最终形成了九册手稿,杨先生在首册封面上题名“《全唐诗》录,杨绛日课”,钱先生又补题了“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八个字。这也成为《钱锺书选唐诗》最本初的原因。
杨绛先生在《记钱锺书与〈围城〉·钱锺书写〈围城〉》中说:“锺书选注宋诗,我曾自告奋勇,愿充白居易的‘老妪’——也就是最低标准;如果我读不懂,他得补充注释。“这透露了她在学术上对钱先生有多方面的支持。”周绚隆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这段“唐诗日课”,据杨绛先生说是“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止”,实际在第一册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旁,有她的一条批注说:“1983年11月中旬书。”说明这项工作可能在1983年就开始了,到1991年,持续了七年多时间。“这部‘钱选杨抄’的‘全唐诗录’手稿,最初是打算给他们的女儿留念,后来钱瑗教授不幸早逝,杨绛先生就把这部由她亲笔抄录的稿子赠给了吴学昭老师。吴老师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为公的态度,决定将其公开出版。”胡文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很荣幸地得到了出版该书的机会,并受吴学昭老师委托,对书稿做了必要的整理。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这部尘封数十年的唐诗选手稿,正式出版。
选诗 近2000首诗歌入围,钱锺书更爱白居易
“由于不抱商业目的(不是出版社的约稿,没有字数、体例上的限制),也不受组织干预(非单位委托的任务,选什么不选什么可以自己决定),所以这是一部非常‘随性’的选本。”周绚隆说。
而这份“随性”中,实则透露着编选者的性格。“《钱锺书选唐诗》共选录308位诗人(无名氏计为1位)1997首(句)作品,单从体量上就可以看出,它的覆盖面是很大的。”周绚隆表示,这种大覆盖面的选择多少可以弥补钱先生在《宋诗选注》的序言里所感叹的那种遗憾:“我们在选择的过程里……尤其对于大作家,我们准有不够公道的地方。在一切诗选里,老是小家占便宜,那些总共不过保存了几首的小家更占尽了便宜。”
周绚隆介绍说,以唐代的大诗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唐诗选》里杜甫选了71首,白居易选了30首,《钱锺书选唐诗》中杜甫却选了174首,白居易选了184首。相反,李白在《唐诗选》选了64首,本书却只选了23首。“很显然,钱先生完全没有顾及李白在唐代诗坛的所谓地位和影响力,他关注的只是作品本身。”
《钱锺书选唐诗》中,白居易以184首作品超过被誉为古代诗歌“集大成”者的杜甫(选录174首),位列第一;但考虑到《全唐诗》收白居易诗作2600多首,收杜甫作品1100多首,从相对比例来看,仍是杜甫诗作入选的比重高。将这些数据对照钱先生对白居易的评论来看,其用意十分微妙。
出版 在诗歌白文选录基础上,增加作者小传和正文注释
拿到这份珍贵且格外有水准的选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也做了许多工作。“本书原来只是一个诗歌白文的选录(就连许多诗序杨先生也没有抄),钱先生既没有为它撰写前言,也没有拟作者小传和正文注释。我们的整理工作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用中华书局的标点本《全唐诗》对校了杨先生的抄录稿,纠正了一些原稿的笔误,并给全书加了标点。杨绛先生在抄录诗稿的过程中,有些随意的记录性文字,则照原来的顺序和位置,用专色随文排列,以尽量保存它的原貌。二是组织力量给每位入选的作者撰写了小传,并对所有作品做了简单的注释。”周绚隆说。
和新书同时与读者见面的,还有人文社文创部推出的《唐诗日课》笔记本。《唐诗日课》笔记本采用了日式方开本,布面精装,并且配备了精装书的丝带书签,也是为了能让读者“学而时习之”。笔记本采用道林书纸内文,适用多种笔墨,用毛笔写也没有问题,读者也可以试着临摹杨绛先生的手稿,在抄录唐诗中寻找方寸宁静。“杨绛先生的‘唐诗日课’抄录了上千页诗文,是她在当时的每日功课。我们将此作为衍生笔记本的元素,希望做一本给读者的‘日课本’。让读者在阅读和欣赏杨绛先生抄录的唐诗时,也能为自己的学习积累素材和笔记。”人文社文创部负责人邝芮介绍说。
编辑说
这更是两位先生生活的缩影
《钱锺书选唐诗》的原始手稿由杨绛先生题名为“《全唐诗》录,杨绛日课”,似乎可以看见,对于杨绛先生而言,这次唐诗选录也是她和钱先生诗书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七年多的时光中,除了近两千首唐诗,杨先生在这部手稿上还留下了抄录时间、随想感悟、重要行程等点滴记录。
杨先生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在抄录唐诗时,也会从自己的学术兴趣出发品评诗人诗作,如抄录沈亚之《宿白马津寄寇立》一诗时,她写道:“沈亚之,小说家也。著有《寻梦记》(梦为秦弄玉婿)及《湘中怨》,皆有诗记其事。季识。”抄录薛能《褒城驿有故元相公旧题诗因仰叹而作》一诗时,她特意在“前过应无继此诗”一句的“前”字旁标记:“future之意。”
在一共九册的手稿中,前四册只有零星标记抄录诗作的日期;第五册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处标记:“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开新笔。”从这一天开始,杨先生将每首诗作抄录的日期一一标记下来,直到最末一册。伴随这些日期,有时会看见她特别注明的“除夕”“元旦”“立春”“清明”“重阳”“冬至”等重要节日节气,仿佛四季悄悄在毛边纸上流转。在第八册杜荀鹤名下《赠庐岳隐者》一诗旁,杨先生写道:“十九日,圆圆生日也。”爱女之情流诸笔端,而此日为1990年5月19日。
“在这部私人珍藏的唐诗手稿上,杨先生留下习字‘功课’的点滴感受,我们能看见那份用心与坚持。”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胡文骏说。(张知依)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张知依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爱国诗词研讨会走进澳门校园
- 2023-05-12爱国诗词研讨会走进澳门校园
- 2023-05-11毛泽东诗词:当代诗词改革创新的典范和指南
- 2023-05-10怀宁县三祝初中开展“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演讲暨首届古诗词默写大赛
- 2023-05-09文学大咖云集浙江黄岩!共赴一场以橘花为名的诗词盛会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