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在诗词和戏曲中寻文化的根:上海青少年爱上传统文化

2020-11-04 10:48:28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颜维琦
     10月31日晚,2020年市民文化节青少年传统文化大赛颁奖典礼暨校园中华戏曲大赛展演举行。市民文化节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和校园中华戏曲大赛颁奖典礼也于当晚举行,200位青少年分获“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达人”、“百名校园戏曲之星”称号。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承办。
  于绿水青山中,寻传统文化的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描写哪里的景色?“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中的“霰”指什么?“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谁的诗句?……本次大赛以“绿水青山”为主题,以诗词文赋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内容,通过大赛微信小程序进行海选。同时依托小程序内设置的“我要学习”“我要pk”“我要答题”三个模块开展线上名师讲学、答题闯关、互动交流,凸显赛事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èˉ—èˉå’Œæˆæ›2ä¸-åˉ»æ–‡åŒ–çš„æ 1:上æμ·é’å°‘å1′爱上传统文化 
  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在上海16个区同步开展网上海选,吸引了8万余名青少年热情参赛。因为疫情,整个赛制都做了调整。嘉定图书馆馆长黄莺说:“最让我高兴的是,今年有这么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们在提供的学习资料中,不仅采用文字资料,还有很多专家评委‘现身’讲解和一些小动画。评委们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精心录制知识讲座、诗词赏析的视频,还列出了阅读清单,让绿水青山、美好的事物及情感抚慰孩子们的心灵。”
  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的杜映瑶说:“网上答题期间文学大咖们的视频教学,让我学习到不少知识。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积淀的精华,字词的精炼,让我沉醉其中。有时候在家弹弹古筝,还会想想配首什么诗词,朗读给弟弟听,让他也体验古诗词韵律的魅力。”复旦实验中学14岁的张子优说:“古诗词带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穿越时空,了解古人的生活,体会人生不同的境遇,感受不一样的美好。”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评委杨焄认为,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不多,希望能让他们首先在诗词中“游览山水、体悟生命、感受自然”。当他们读懂这些诗词,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就会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灵里。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评委杨先国认为:“我们的语文学习要确立大语文的概念,语文不仅仅是文学,还有地理、历史和哲学思想涵盖在里面。”所以,这次大赛出题,评委老师们向地理和历史作了延伸。杨先国说,语文学得好、作文写得好,绝对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阅读出来的,“要多读,读经典。”老师只是引进门,指方向。还有一本更大的书,就是大自然。
  将传统戏曲的美,“唱”与你听
  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于今年5月启动,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评选出“百名校园戏曲之星”。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为热爱戏曲艺术的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今年的京昆和地方戏两个组别中来自幼儿园的选手总人数比往年增加。
  嘉定区文化馆副馆长田甜感慨:“青少年戏曲大赛我们做了好几届,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很担心报名人数少,但是孩子们参与的数量和热情都让我们欣喜。有的孩子年年来,看着他们个子越来越高,舞台表现力、唱功越来越成熟,我们内心充满成就感。”
在èˉ—èˉå’Œæˆæ›2ä¸-åˉ»æ–‡åŒ–çš„æ 1:上æμ·é’å°‘å1′爱上传统文化 
  大赛评委,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沈伟民认为,戏曲进校园除了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解、认知,还要通过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呈现,让孩子们感受它、欣赏它,传承戏曲文化。“传统文化戏曲丰富多彩,魅力无限、美不胜收。”
  戏曲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在青少年中的蓬勃发展,与上海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分不开。沈伟民介绍,上海这几年在戏曲的传承上加大了力度,除了各剧团都开设针对青少年的戏曲培训班,越来越多的专业戏曲工作者、名家亲临校园第一线进行戏曲教育培训导赏。各区也很重视这一块,有的区成立了推进小组,有的把专家请进校园成为长期项目,成立名家工作室。
  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评委严庆谷认为,青少年的传承与家长的大力支持也密不可分,这也是这些年戏曲在青年群体中的推广取得的成果,如今这些家长成了父母,他们把自己对戏曲的喜爱传递给了孩子,帮助孩子们在戏曲的学习中坚持下来,“这很不容易”。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评委吴璇认为,青少年戏曲的传承还可以通过孩子带动一家人两代人或者三代人“陪学”、“陪看”,培养更多的专业观众,一举多得。比赛中,上海沪剧作为地方戏组比例也越来越大,不少新上海人也积极送孩子学习沪剧,希望藉此学会上海话,深度融入城市文化。
  评委们认为,孩子们未来不一定需要成为专业演员,成为专业观众,对戏曲的长远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责任编辑:颜维琦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