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余秋雨将带孩子们穿越文化峡谷

2020-06-19 09:37:23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张晓荣
     6月18日,学而思网校“大师来了”系列素养课程迎来一位重磅嘉宾——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双方精心打造的30节视频课程《余秋雨给青少年讲中国文化》在网校正式上线。
  借助学而思网校成熟的在线教学技术和素养课程体系,余秋雨首次面向青少年系统讲述中国文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4000余年的中国文化历程娓娓道来,从而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为该课程精心撰写的系列图书《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于同一时间在学而思网校首发。即日起30天内,凡在学而思网校购买《余秋雨给青少年讲中国文化》线上视频课程,孩子即可享受30天连更的“文化之旅”,更能同时获赠价值96元的《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一套,获得“学习+沉淀”的双重课程体验。
 
  “当文化成为强有力的后盾,文学与艺术让我们发现美、善于表达,生命因此变得丰富。而这一切,支撑我们的人格,让我们成为一个理想的中国人。”余秋雨希望通过学而思网校的平台影响力,更广泛地触达青少年群体,将中国文化之美传承下去,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小就能领略到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底蕴。
  文化大师与学而思网校联手 为青少年勾勒中国文化框架
  余秋雨是中国当代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探险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他所著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中国文脉》等无不成为几代人的文化启蒙读本。数十年来,余秋雨不断地从空间、时间、人格、美学等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亲身走遍东西方,完成全球古文明的实地考察。
  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是川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文化往前走,需要靠年轻的生命去创造。”他也在《何谓文化》中告诫年轻人:“既然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那么,年轻人的品行等级力量眼界气度心态,就是中国文化的未来。
  这与学而思网校开设素养课程的初心不谋而合。从2018年起,学而思网校就成立素养课教育体系,整合全球各领域优质素质教育资源,倾力打造高品质素质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群体的文学情操与文化视野。
  余秋雨此次与学而思网校强强联合,首次开设《余秋雨给青少年讲中国文化》视频课程,采用“文化大散文”文体,融合其数十年讲台功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对比四大文明古国,帮助孩子厘清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从先秦到明清,从诸子百家到文学巨匠,从诗歌到小说,为青少年勾勒了清晰的中国文化框架。
  从朝代、人物、作品中凝练文化精髓,全面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
  为了讲好这门课,余秋雨先生根据青少年的接受能力,重新梳理中国文化,将自己30年来,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精髓和亲身体悟凝练在课程中,并反复打磨,找出最适合青少年理解学习的内容进行讲述。其中涵盖6大朝代、超过30位文化人物和50多部经典作品。
  课程从先秦开始,继而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明清,通过一条完整的历史脉络,向青少年阐述“中国为何会成为唯一不中断的古文明”。同时,深入讲解四大思想流派的核心观点,用不同的角度去呈现中华文明的精髓。
 
  余秋雨精选各朝代的关键人物,如:孔子、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关汉卿、曹雪芹……“以心带史”激活文化灵魂,从他们的第一视角来复盘历史,通过深入剖析他们的人物性格和代表作品,汲取古人优秀的思想精华,让孩子不仅能够通过古人的视角习得历史,更能够通过历史,习得其中的思想精髓。
  除此之外,课程根据历代大文体进行梳理,精选50多篇经典作品,如《诗经》、《老子》等古代典籍、《离骚》、《逍遥游》等必背古诗文、经典戏剧作品、四大名著等,均为部编版教材要求掌握篇目。学生可以在课程中获得历史知识,还可以在生动有趣的课程中掌握学科内容,兴趣与学习两不误。
  “大师来了”系列再添重磅嘉宾 借助大师的视角看世界
  据了解,“大师来了”系列素养课程是学而思网校素养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邀请各领域名家大师授课,或进行直播讲座,让青少年不仅收获知识,更能获得思想的碰撞以及对世界的深层认知。
  目前“大师来了”已邀请到了红学研究家刘心武、著名历史学者王立群、著名历史学家纪连海、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著名历史学家张宏杰等大师开设系列课程。
  此次余秋雨的课程上线,“大师来了”系列课程再添重磅一员,将为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历史、学习文化的极佳渠道。后续,本系列课程还将邀请《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著名作家马伯庸等各领域“大咖”倾力加盟,为青少年带来更加丰富、更加精彩的素养课程,让孩子借助大师的视角去观看世界、观察自己,获得全新的认知和体验。
 
 

本文来源:央广网责任编辑:张晓荣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