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作品书写国民气质激扬大国精神
2020-10-28 15:53:00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郑宇飞
这是中国最好的时代,也是文艺创造最好的时代。近年来,聚焦家国巨变、矢志奋斗的文艺作品集中涌现,成为引人瞩目的创作潮流。从重大题材中见证社会发展也好,从市井小事里折射人性之美也罢,文艺作品归根结底要反映的都是时代、社会的主流价值。
近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金城战役的电影《金刚川》提档上映,炮火纷飞的战争场面、舍生忘死的钢铁战士,激荡起观众心中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纵观“十月档”,《夺冠》《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作品持续掀起观影高潮,都收获了不俗口碑和喜人票房。而近年来,类似这样聚焦家国巨变、矢志奋斗的文艺作品更是集中涌现,成为引人瞩目的创作潮流。
有血有肉,有人有物,有情有义,统观这些作品,“求真”的创作品格可谓鲜明。也正是依托真实的呈现、真挚的表达、真情的流露,最终赢得了观众。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里军人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英勇之姿;到《中国机长》《烈火英雄》中身边英雄战胜危机、护佑生命的宝贵初心;从《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里穿越时代变迁,细腻展示个人与祖国命运与共的生动故事,到《决胜时刻》《建国大业》中回望峥嵘岁月,全景还原重大历史时刻的决定性瞬间……虽然演绎方式、拍摄风格各具特色,主题立意、结构情节各有千秋,但对人物本身的挖掘、对细节呈现的努力有目共睹。诚如有观众所评价的,“如今的主旋律电影是越来越会讲故事了”。
“电影是时代的镜子,也是历史的回响。”一部作品的成功,纵然可以归因于演员演技的在线、叙事手法的提升,但更在于其呈现了时代的发展风貌、对接了民众的现实情感。所谓“文以载道”,从重大题材中见证社会发展也好,从市井小事里折射人性之美也罢,文艺作品归根结底要反映的都是时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文艺作品单独隔出一个门类来叫“主旋律”,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难道除此之外的其它作品可以不反映时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吗?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提到“主旋律”常常感觉“高大全”,从心底里“不感冒”,这并非主流价值与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格格不入,而是文艺创作和制作水准没有跟上时代,是主流价值的表达还存在不足。事实证明,用心挖掘、以情呈现,创作出的好作品,完全可以与主流价值同频共振。
今天的中国,发展奇迹举世瞩目,人们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与日俱增。建设路上的勇毅前行,灾难当前的使命担当,面向世界的开放包容,丰富着国人对家国的体认,也升腾着浓烈的爱国之情。特别是随着更多国人走出国门,亲身对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更能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去看待和审视世界。作为亲历者、见证者,中国人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也更能读懂这个古老民族矢志复兴的伟大梦想。对爱国精神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奋斗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从来就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对这些主流价值的真切认同,其实就蕴含在线上线下各平台上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中,蕴含在对英雄先烈的纪念缅怀中,蕴含在诸多影视作品的口碑和票房中。
有人在观影《金刚川》后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战”。大屏幕上,我们感受到的是70年前的悲壮,屏幕之外,我们激扬起的是对今日中国的高度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中国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数千年延绵不绝的文化底蕴;来源于中国近代以来在几近亡国灭种的绝境中挺立起的民族气节;来源于中国从一穷二白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向富强的发展伟力。而那些上下求索、绝境重生、风雷激荡的动人故事,那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家与国的热忱和情感,都是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富矿,更是文艺创作最大的背景、最好的环境。不可否认,过往一些文艺作品,或是在细节上捉襟见肘,或是在立意上单薄庸俗,或是在表达上刻意拔高,不受欢迎并不奇怪。我们乐见这样的创作困境正在被突破、过时的创作模式正在被淘汰,也期待更多优秀作品来记录时代、承载人心。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现在的中国人不仅“组织起来了”,更在精神上挺立起来、凝聚在了一起。这是中国最好的时代,也是文艺创造最好的时代。对人民、对时代心怀敬意,对国家发展建设饱含热情,对人性之美深刻感悟,怀抱着这样的初心去探索真实的历史,关注脚下的土地,书写火热的生活,才能让作品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金刚川》中的这句旁白让许多观众泪目。70年过去,中国早已通过了那座桥,更在搭建更多的桥。饱含深情地讲好中国故事,激扬精神、感召奋斗,文艺创作方不负时代。(郑宇飞)
近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金城战役的电影《金刚川》提档上映,炮火纷飞的战争场面、舍生忘死的钢铁战士,激荡起观众心中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纵观“十月档”,《夺冠》《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作品持续掀起观影高潮,都收获了不俗口碑和喜人票房。而近年来,类似这样聚焦家国巨变、矢志奋斗的文艺作品更是集中涌现,成为引人瞩目的创作潮流。
有血有肉,有人有物,有情有义,统观这些作品,“求真”的创作品格可谓鲜明。也正是依托真实的呈现、真挚的表达、真情的流露,最终赢得了观众。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里军人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英勇之姿;到《中国机长》《烈火英雄》中身边英雄战胜危机、护佑生命的宝贵初心;从《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里穿越时代变迁,细腻展示个人与祖国命运与共的生动故事,到《决胜时刻》《建国大业》中回望峥嵘岁月,全景还原重大历史时刻的决定性瞬间……虽然演绎方式、拍摄风格各具特色,主题立意、结构情节各有千秋,但对人物本身的挖掘、对细节呈现的努力有目共睹。诚如有观众所评价的,“如今的主旋律电影是越来越会讲故事了”。
“电影是时代的镜子,也是历史的回响。”一部作品的成功,纵然可以归因于演员演技的在线、叙事手法的提升,但更在于其呈现了时代的发展风貌、对接了民众的现实情感。所谓“文以载道”,从重大题材中见证社会发展也好,从市井小事里折射人性之美也罢,文艺作品归根结底要反映的都是时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文艺作品单独隔出一个门类来叫“主旋律”,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难道除此之外的其它作品可以不反映时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吗?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提到“主旋律”常常感觉“高大全”,从心底里“不感冒”,这并非主流价值与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格格不入,而是文艺创作和制作水准没有跟上时代,是主流价值的表达还存在不足。事实证明,用心挖掘、以情呈现,创作出的好作品,完全可以与主流价值同频共振。
今天的中国,发展奇迹举世瞩目,人们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与日俱增。建设路上的勇毅前行,灾难当前的使命担当,面向世界的开放包容,丰富着国人对家国的体认,也升腾着浓烈的爱国之情。特别是随着更多国人走出国门,亲身对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更能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去看待和审视世界。作为亲历者、见证者,中国人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也更能读懂这个古老民族矢志复兴的伟大梦想。对爱国精神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奋斗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从来就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对这些主流价值的真切认同,其实就蕴含在线上线下各平台上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中,蕴含在对英雄先烈的纪念缅怀中,蕴含在诸多影视作品的口碑和票房中。
有人在观影《金刚川》后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战”。大屏幕上,我们感受到的是70年前的悲壮,屏幕之外,我们激扬起的是对今日中国的高度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中国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数千年延绵不绝的文化底蕴;来源于中国近代以来在几近亡国灭种的绝境中挺立起的民族气节;来源于中国从一穷二白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向富强的发展伟力。而那些上下求索、绝境重生、风雷激荡的动人故事,那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家与国的热忱和情感,都是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富矿,更是文艺创作最大的背景、最好的环境。不可否认,过往一些文艺作品,或是在细节上捉襟见肘,或是在立意上单薄庸俗,或是在表达上刻意拔高,不受欢迎并不奇怪。我们乐见这样的创作困境正在被突破、过时的创作模式正在被淘汰,也期待更多优秀作品来记录时代、承载人心。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现在的中国人不仅“组织起来了”,更在精神上挺立起来、凝聚在了一起。这是中国最好的时代,也是文艺创造最好的时代。对人民、对时代心怀敬意,对国家发展建设饱含热情,对人性之美深刻感悟,怀抱着这样的初心去探索真实的历史,关注脚下的土地,书写火热的生活,才能让作品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金刚川》中的这句旁白让许多观众泪目。70年过去,中国早已通过了那座桥,更在搭建更多的桥。饱含深情地讲好中国故事,激扬精神、感召奋斗,文艺创作方不负时代。(郑宇飞)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责任编辑:郑宇飞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留才”“留客”“留景”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5-12吉林针对残疾人发展需求,开展精细化、多样化服务 送培训送岗位 助就业助增收
- 2023-05-11天津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生活更方便 群众更幸福(深阅读)
- 2023-05-10“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帮扶县驻村手记)
- 2023-05-09黑龙江省多措并举推动广大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奋发有为—— “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