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民情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这一年幸福满满

2019-12-27 09:52:5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辛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近年来,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7个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天,我们记述7个普通人的年度故事,听他们说说这一年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幼有所育
  孩子迈过入园坎
  人民日报记者 王昊男
  一夜的雪,远山已白。就坡而修的水泥路尽头,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早上7点半准时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楼,描着色彩带着温度。望着它,28岁的张佳虹很是心安,“因为‘桃子’说,她喜欢这个幼儿园。”
  回想一年前,女儿“桃子”刚满两岁,张佳虹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里。但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张佳虹犯愁了。
  “入园难,入好园更难。”在这个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名为“温泉”的京郊小镇,学前教育曾经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变化来得很快。2018年3月,海淀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了《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破解“入园难”,扩增普惠性学前学位为中心任务。温泉镇由此获益。
  “这个地方原是个旧的印刷厂,镇里出地又出钱,盖起了这座三层楼,2018年12月开的园。”北京市海淀区立新幼儿园温泉分园院长历春香介绍,新园由区教委委托承办,优先满足温泉镇7个自然村的孩子。“‘桃子’就是第一批入园的孩子。”
  绘画室、图书室、干净整洁的专用厨房……各种设施和活动场所,园内一应俱全。“现在开了9个班,在园儿童260名。”历春香说,“计划是18个班,会逐步扩大。”
  2019年海淀区教委通过公开招聘、社会招聘、外区调入、本区调整等多渠道引进幼教老师,并从品德、学历、职称、专业、能力综合把关。
  “入园后,孩子变化很大,现在每次洗完手,她都要说‘谢谢小水滴’。”张佳虹说,“孩子说这些都是老师教的,让他们从小就要懂得感恩。”
 
  学有所教
  村小一年一个样
  人民日报记者 孙 超
  登云寨,村如其名,是距离湖南省泸溪县城最远,海拔也最高的地方。合水镇踏虎学区登云寨教学点,是泸溪县138所农村教学点、54个“一人校”中的一个。
  53岁的杨文清是这里唯一的老师。2019年是她在这个教学点的第十个年头。上课时,她在两个教室里来回穿梭。下课时,她是安全员。中午,她看着孩子们吃好饭,睡好觉。一个人从早上9点管到下午4点半,一刻不得歇。
  如今,杨文清已经获评副高职称。这样高职称的小学老师,全县也不多。她说,县里把每年80%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2017年全县有两个职称名额,报上去的4个人,全都是和她一样的乡村教师。
  算算2019年的工资,杨文清非常满意。在泸溪县,越是偏远地区的教师,收入也越高。过去村小教师待遇低,被迫一手扛锄头种田、一手拿粉笔教课的现象,在县里再也不存在了。除了基本工资每月5700多元外,像她这样在教学点任教的村小教师,每月还有1400元补助。除此之外,班主任每月补助300元,交通补贴每年1000元。绩效奖励参照当地公务员标准……“2019年如果考核合格,我能拿到手的总收入,应该有10万左右,比城里同样教龄的老师还高不少。”
  2019年,登云寨教学点翻修了围墙,排除了厕所的安全隐患,新修了大门口的水泥台阶。登云寨的办学硬件,一年更比一年好。
 
  病有所医
  医院服务送上门
  人民日报记者 徐 靖
  “吴大叔,您父亲这阵子恢复得不错,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让老爷子晒晒太阳……”近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新城社区吴其再的家中,前来巡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王士军,一边给卧病在床的老人更换导尿管,一边叮嘱站在一旁的吴其再。
  吴其再的父亲张元水今年95岁,中风多年且有冠心病史,两个月前又患上急性尿潴留,虽然病发第一时间去了医院救治,但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既要料理家务,又要照顾年迈的老父亲,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给了吴其再两口子。
  “之前还能应付过来,但自从父亲卧床后,身边离不了人,多少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家里经济吃不消不说,每次去医院更换导尿管,是最头疼的事情。”一到更换导尿管的时候,吴其再就要大费周折,先是喊上救护车,然后到医院排队挂号,等候就诊,一趟下来往往就是大半天。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家庭病床”服务。
  他说的“家庭病床”,是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家庭签约医生的基础上,把医疗服务延伸至患者家中的一个新探索,为的就是让患者在家中能够享受和医院同样的医疗。有个什么小病小情的,直接打电话给社区服务中心的主治医生,几分钟就能上门。而且,以前如果去医院更换导尿管,加上救护车的费用,一次下来少则几百元;而“家庭病床”服务,包括材料费和上门费在内,一共也就70元,巡诊费还全免。
  “自从‘家庭病床’服务来到家里以后,是省时省力又省钱。”吴其再说,“家庭病床”可以实实在在解决社区居民的部分就医需求,把病床“搬进”了家里,也暖到了心里。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辛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