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来信照登

让村民在银杏产业发展中受益

2021-04-27 09:10:33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周文学 缪春云 曾松 陈康

  贵州省瓮安县平定营镇营定街村,素有瓮安“南大门”之称。芳菲四月,春意盎然,一片片整齐的银杏苗圃,吐出嫩嫩的绿芽,仿佛一条条绿色的绸带环绕在大地上。

  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村民们正在地里忙碌着,为银杏苗圃锄草、打药、施肥……其中一名叫杨秀荣的老人,是营定街村花娘洞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里生活了半辈子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增收奔小康。

  2018年,瓮安县利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积极发挥区域环境优势,引进了药用银杏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营定街村就是其中的一个产业基地。村里共有1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11.6%,村里有很多土地处于闲置状态。经初步估算,若是将这些土地都利用起来发展银杏产业,每年能为村民增收80余万元。

  然而,因不信任、有顾虑,杨秀荣等几户村民,怎么也不同意加入土地流转。驻村网格员、瓮安县公安局平定营派出所民警张登相看着心里着急。

  “这里以前除了种植玉米和外出务工,就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了。现在政府带来了这么好的项目,有些群众却不愿意参与,我真替他们着急啊。”回想起三年前的场景,张登相记忆犹新。

  为打消群众顾虑,积极推进产业发展,51岁的张登相凭借着多年基层派出所工作经验,想尽一切办法,让群众安心、放心参与进来。那会儿,张登相白天夜晚都在村里转,一家一户地走访,一人一人地谈心,给他们讲政策、讲理念、算经济账,一来二去,很多人都被他的真心和诚心打动,参与到银杏产业发展中。但是,唯独杨秀荣一家人始终不同意。

  “我和镇村干部,还有其他网格员,一起去了她家七八次,我自己单独还去了很多次,但无论怎么说,都解不开她的心结。”张登相有些无奈地说。

  没有做不通的群众工作。张登相暗下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解开杨秀荣的心结。他找来了老人的亲朋好友,与他们交流,仔细了解杨秀荣的困难和困惑。

  一番工作后,张登相终于明白了老人心里的顾虑——很多年以前,有外地商人到村里承包杨秀荣家的土地搞种植。后来,由于种植亏损,外地商人没给她多少钱就走了,所以杨秀荣担心参与银杏产业会和以前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

  清楚症结后,张登相与镇村干部再一次来到杨秀荣家,把相关文件拿给她看,一条一条地读,一项一项地讲,再一笔一笔地算经济账,终于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

  看着杨秀荣在土地流转合同上签了字,张登相开玩笑地说:“为了说服她,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按照农村的话讲,真的是把她家的路都走宽了。”

  现在,杨秀荣家的土地,每年可以拿到租金2000元,加上她平常在苗圃里做工赚的钱,一年下来,可以增加6000元的收入。

  “我以前就是怕拿不到钱,所以一直都没有同意,还好老张反复给我做工作,才让我想通了,真得感谢他。现在就在自家的地里做工,心里很踏实。”杨秀荣一边锄着草,一边高兴地说。

  “这个产业让9个村民组的3832名村民都受益,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并且这些工作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在收获的时候,银杏叶采摘下来交给承包商即可,既解决了闲置土地的问题,也帮助群众实现了致富增收。”营定街村支书郑剑介绍,如今,在平定营派出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营定街村的银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每年有30余万公斤的产量,销售额近100万元。

  望着营定街村地里忙碌的景象,看着百姓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张登相很欣慰:“作为一名党员民警,能向党和人民交上的这份答卷,自己也满意了。”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周文学 缪春云 曾松 陈康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