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营风采

南京:智慧科技为公共安全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2020-11-12 14:40:15 来源: 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许政 唐玮 朱军孝

  11月12日,以“科技引领变革、智慧赋能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会拉开帷幕。
  作为长三角地区特大城市,近年来,南京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努力推动现代科技与公共安全深度融合,创新指数综合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1位,GDP总量跻身全国10强,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注入了澎湃动能。
 
疫情防控中,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使用无人机构建“天罗地网”,在辖区开展街面巡逻和防疫宣传。杨汉石 摄
  智慧科技助力建设“最安全城市”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张新宝作为被表彰先进个人,随江苏代表团参会。“这份至高的荣誉属于集体,属于所有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他激动的思绪,又回到除夕前一晚。
  是夜,南京1.5万名警力,3万多名基层干部、社工、网格员,还有10多万名穿红马甲戴红袖章的志愿者冲上最前线。收紧入城进口、单位村庄小区封闭管理、筛查扩大、暂停“小诊所”……南京密集部署实施系列新措,为全面阻击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铁脚板”背后是“大数据”跑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基于多年深厚积淀的公安科技初展“威力”。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南京市公安局牵头组建了实体化数据研判专班,通过率先开展大数据精准研判,下发重点地区来宁及相关行程史人员1.1万余人,为全市整体防控、复工复产大局做出重要贡献。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南京市公安局于2月13日上线“宁归来”平台,并完成“宁归来”与“苏康码”平台无缝对接,做到功能同规同标、数据互联互认。根据5月12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数据,“宁归来”累计申报人员信息已达850万人,下发核查2.8万中高风险地区来宁人员,精准保障复工复产和人员分区分级管控。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之所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与历年来南京市对公共安全科技的重视投入和应用创新密不可分。在《“十三五”智慧南京发展规划》总体框架下,南京近年来制定发布《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十三五”规划》,初步构建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公共安全大网。数十万套视频监控覆盖全市,数万套人脸识别系统自动比对,上万套智能烟感探头实时感知火患,智慧感知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构筑了城市安全的坚固防线。市大数据中心累计汇集各类数据155亿条,全市政务信息化系统上云率达92.5%。
  近年来,南京公安“民意110”获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最高奖项“优胜奖”,交通车驾管服务连续多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等水平。南京多年位居全国最安全城市前列,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安全城市催生新产业高地
  今年的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会首次以“云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模式举行,智慧公共安全技术与应用、城市安全发展、长江大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等高峰论坛话题覆盖广泛,两院院士、专家大咖等“云”集一堂共谋未来。
  运用智慧科技,赋能城市公共安全,南京是先行者。2016年,南京成立城市级公安研究院——南京公安研究院,全面参与设计研发了警务大数据、微警务、安检云、人像云、语音云等30余个重大项目,在智能警务应用、视频物联、信息网络安全、智能应急装备等方面形成丰富产品线,数十项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并投入使用。
  从自动抓拍、识别和曝光行人闯红灯,到智能跟踪交通违法车辆、实施合围堵截,再到警察佩戴智能眼镜在街面识别、抓捕盗贼……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钱胜春介绍,近几年,智慧化已经悄然走进南京公共安全领域。据介绍,南京公安部门目前已搭建“一网一中心三平台”智慧警务新体系,即公安信息栅格网、警务大数据中心、指挥平台、警综平台、办公平台,打造汇聚近2万亿条信息的庞大“数据湖”,“无人警局”、智能办案中心、智慧派出所等先后上线。
  南京对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重视和需求,催生了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直接带动了大批信息安全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升级。近年来,南京全方位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八大产业链发展,整体化打造软信服务等五大地标产业,创新已成为南京最鲜明的“城市名片”。在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很多都与公共安全有交叉和融合。
  “以2020年新增的52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11家属于公共安全领域。”南京市科技局、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持续建强智慧公共安全产业链条,投入80亿元、分两期建设全国首个公共安全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入住率达100%,涵盖了从项目孵化到项目创新、从基础层到应用层的产业链各层级。二期建成后,核心产业规模将达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00亿元。
  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
  公共安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支撑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用大数据助力平安建设、大数据拓宽治理场景,将现代科技广泛应用到城市方方面面,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城市建设按下“快进键”。
  “一条鱼从江里游过,就能捕捉到DNA痕迹”,这是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的最新技术。凭借覆盖长江南京段流域的物联网系统,“长江生态眼”智慧感知平台能够随时监测水、气、船、岸实况,利用卫星遥感、超高分辨率成像等先进技术,实时动态采集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实现对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保护。
  “水下、岸上、空中全覆盖,全时空全天候密切监控”,这是南京公安联合农业、渔政等部门推出的禁捕退捕防控大网。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决策部署,南京警方全链条严打涉渔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共破获案件1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名。
  更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今年以来屡破大案、命案积案。民警戴着口罩跑遍半个中国,十天追回1960万元企业复工款;历经28年不懈努力侦破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案……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市刑事发案总量连续6年下降,智慧智能成为平安建设的强劲动力。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南京公安要争做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引领者和领跑者,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江苏省公安厅副厅长、南京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常和平表示,南京将坚持与国内最先进城市对标,向世界第一流水平找差距,统筹推进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守护青山绿水,护航平安南京,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来源: 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许政 唐玮 朱军孝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