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史档案

护好群众钱袋子 挽损9700万元

2019-08-01 08:39:54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孙雅琼 闫亚平
  
      为有效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坚持以打开路、以防为先,紧盯“两降两升”工作目标,多警种联动,多部门发力,打出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组合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团伙71个,刑拘犯罪嫌疑人1772名,冻结银行卡6929张,冻结涉案资金5700余万元。
  强化预警拦截,实现快速止付
  7月4日15时20分,市民肖某报警称被诈骗分子冒充领导诈骗15万元。郑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接到报警后,处置民警迅速开展资金拦截工作。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下,于当日15时25分将肖某的15万元成功拦截,并延伸止付其他被骗金额6.5万元。
  “以专制专、以快制快。”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郑州市公安局严格落实“受害人、110指挥中心、反诈骗中心”三方通话机制,由110指挥中心派驻专人入驻反诈骗中心承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接处警工作,并开通网络接警,简化报案流程,提升对现行案件的紧急干预及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对被骗资金的预警拦截,最大限度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公安局在中行、农行、工行、建行、邮储、交行入驻反诈骗中心办公的基础上,加强同银保监局和人民银行的合作,建立了涉案银行卡黑名单机制,并完善了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渠道,有效杜绝买卖银行卡和对公账户的行为。同时,强化和通讯运营商合作,联合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构建网上作战平台,实现了诈骗电话和网址的快速封停和阻断。
  此外,郑州市公安局开通的防骗咨询热线电话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接到群众来电8700余起,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000余万元。
  科技助力侦办,实施精准打击
  针对冒充公检法、兼职刷单、贷款办卡等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自今年4月起,郑州市公安局围绕规范接警处置流程、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加强警企合作、开展专题研判分析和专项排查行动、冻结资金原路返还、创新宣传形式等七个方面,以“打团伙、捣窝点、强防范”为主攻方向,以“零容忍”的态度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以最大的工作力度,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为加强侦查研判,实施精准打击,郑州市公安局组织110指挥中心、治安、网监、宣传等警种,以及银行、通讯运营商等部门,每周参加全市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研判会商联席会议,对全市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梳理,研判分析犯罪种类、诈骗手法及高发区域,找规律特点,查工作漏洞,并总结推广技战法,防止新型诈骗手段在全市蔓延。
  同时,公安机关与有关科技公司加强合作,运用高科技加大对涉案信息流查询、资金流查控,对疑似诈骗电话和人员实施精确止骗。目前,反诈骗中心共发布涉及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内容的精准防骗信息7326条,挽回群众损失9700万元。
  6月11日,郑州市民李女士连续3天接到自称是武汉市公安局的电话,称其涉嫌违法办理大量手机卡,涉案金额高达600余万元。郑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周玉恒在监控到这一信息后,迅速给李女士打电话,但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原来,李女士正在给诈骗嫌疑人通话,诈骗嫌疑人反复向李女士强调不要接听任何人电话、不要轻信任何人。此时的李女士正准备去银行给诈骗嫌疑人转账。周玉恒打进电话后,耐心给李女士讲述冒充公检法诈骗的真实案例,李女士才恍然大悟。
  “如果不是民警打电话提醒及时,我就把钱汇给骗子了。”6月15日,李女士向反诈骗中心送来感谢信和锦旗,对民警周玉恒表示感谢。
  警企联动防范,筑牢安全防线
  依托电信网络的新型违法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为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郑州市公安局筹备专项资金,通过进社区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到高校为广大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在各大商场LED显示屏和电影院播放宣传片、利用三大运营商群发公益短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防范宣传,最大限度提高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联合滴滴出行提醒您,凡是以兼职刷单的名义,诱使您扫描二维码转账的,都是电信网络诈骗。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不要轻易相信他人。”7月12日,郑州市公安局联合滴滴出行举办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启动仪式,并在部分网约车内的醒目位置张贴反诈热线安全车贴。随着滴滴出行在司机端手机App推出防骗语音播报,标志着郑州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警企合作又有了新成员。
  “此次联合滴滴出行开展防骗提醒,是我们创新警企合作宣传模式的一次尝试,旨在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守护财产安全,同时营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郑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孙雅琼 闫亚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