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民故事

上杭县公安局才溪派出所数十年如一日守初心担使命

2019-08-19 09:22:21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李昌林 张春波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9个鲜红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当年的“红军公田”,如今荷花满池,红幢绿盖。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前驻足,历史的沧桑厚重与现实的勃勃生机不禁让人凝思……
  才溪,这座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的小镇,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声名显赫,是当年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1930年至1933年,毛泽东三赴才溪,写下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留下了宝贵的才溪乡调查精神。
  斗转星移,薪火相传。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有这样一支红心警队,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守初心担使命,把才溪乡调查精神奉为“传家宝”,并赋予其“跟党走、进千家、排万难、闯新路”的时代内涵。这就是建所48年队伍“零违纪”“零违法”、群众满意度多年位居全县派出所之首的上杭县公安局才溪派出所。
  红色基因代代传,一个党员一面旗
  7月17日早晨,记者走进才溪派出所,红军“三件套”映入眼帘:草鞋、蓑衣、斗笠。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才溪派出所所长郑新明说,“草鞋,是物质匮乏时期红军的标记,也是忠诚、顽强、勇敢的革命精神象征。它时刻提醒我们,什么叫跟党走、听党话,什么叫艰苦卓绝。”
  “哔哔……”一阵急促的哨声响起,晨会时间到了。
  “立正!”全场肃立,“坐!”整齐划一。
  会桌上放着一面党旗,背景墙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图画,两旁挂着“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牌匾,记者置身其中,无形中被红色氛围所感染。
  “当年,才溪乡发坑村三兄弟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争相参加红军,前赴后继,壮烈牺牲……”一上来,就是副所长杨鑫讲述的一个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
  这是每天晨会的必修课,由一名民警或辅警讲述一个红色故事。
  讲故事动人心弦,谈工作简明扼要,指问题点名道姓……不到半小时,晨会结束,开得干净利落。
  一天一个红色故事,如何保证不“断炊”?
  “才溪的红色故事讲都讲不完。”郑新明说,当年,才溪有3400余人参加红军,占全乡青壮年的80%。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穿着草鞋干革命,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上千将士血洒疆场,壮烈牺牲。
  时代在变迁,红色基因代代传。近年来,才溪派出所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创建“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坚持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走红军路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忠诚警魂。
  党旗引领方向,党风连着作风。
  一天夜里,远在厦门做生意的王某,开车赶回才溪老家时,发现留守在家的14岁儿子小浩不见了,急忙报警。
  才溪派出所民警连夜调取监控,忙了一个通宵,终于找到了离家出走的小浩。
  “太感谢了,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王某提着高档酒等礼物来到才溪派出所表达感激之情,被值班副所长杨鑫婉言谢绝。王某一脸无奈,竖起大拇指:“这样的警队,了不起!”
  驻村夜访进千家,倾听民声解民忧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上世纪30年代,一首山歌唱出了“苏区干部好作风”;今天,才溪派出所民警继承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坚持驻村夜访,警民鱼水情愈浓。
  7月17日,夜幕降临。郑新明打了一通电话,联络了才溪镇司法所所长赖斌、岭和村几名村干部,喊上驻村民警杨军养进村调解一起土地纠纷。
  天气异常闷热,风扇呼呼地转着,当事人李某、蓝某一落座就开始唇枪舌剑。原来,1988年蓝某和李某互换了一块离家偏远农田,方便耕种。如今,当地政府开展土地确权,蓝某将之前置换给李某的地,登记在了自己的名下。双方各执一词,火药味十足,差点动起手来,民警赶忙把两人分开。
  讲法律、讲政策、讲感情……在调解组一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导下,蓝某松了口:“那块地,就先由李某家种吧。”
  夜已深,矛盾缓和,调解组准备改天再来。
  “土地纠纷不容小觑,跑个十几趟很正常。”杨军养对记者说,“这算好的啦!磨破嘴皮子的事,我们干多了。”
  七月的才溪,骄阳似火。
  “郑所长,过来喝碗茶。”
  才溪镇义工协会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洪松看到郑新明,老远就打招呼。
  “以前,我年轻气盛,经常打架,多次被派出所处理。最后因为打架,把腿都摔断了,变成了残疾人。”王洪松回忆过往,还略带愧色,“我都不想活了,多亏了郑所长三番五次来家访,鼓励我走正道,重新做人,还帮我创业。”
  浪子回头金不换。2013年,王洪松牵头组建了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发展队员149名,成为派出所的好帮手。他们定期开展交通劝导、禁毒和防骗宣传等活动,积极参加“红土义警”巡逻,深受当地百姓好评。
  当年人见人怕的“大哥”,成了真正受人尊敬的大哥。王洪松最感激的人就是郑新明。
  永远奋斗闯新路,争当强警排头兵
  漫步才溪镇,你会发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富足,别墅、轿车随处可见。这与才溪人素来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传统密不可分。
  战争年代,才溪人穿草鞋,干革命,踊跃参加红军,立下赫赫战功。改革开放后,才溪人走广州、闯深圳,以“三千榔头八百斧,五万儿郎闯特区”的劲头,打响了“建筑之乡”的品牌。
  “这种勇闯新路的奋斗姿态,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郑新明告诉记者,才溪派出所保持这种永远奋斗的姿态,坚持改革创新,争当强警排头兵。
  7月17日上午,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前,人流、车流井然有序。这得益于“道路警长制”这一改革创新举措。
  正在路面执勤的“道路警长”杨鑫告诉记者,每年来这儿参观的游客有200余万人,以前人多的时候,纪念馆门前的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再加之富裕起来的周边村庄,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为突出。
  2018年1月,才溪派出所在全省率先推行“道路警长制”,将辖区划分为4个片区,分别由4名民警担任“道路警长”,组织发动辅警、村干部、“红土义警”等人员,开展交通劝导、宣传行动。
  他们还建立“智慧警长”信息化管理平台,并联系相关部门,通过增加摄像头、建设停车场等办法,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的老大难问题。一年多来,辖区内未发生一起交通亡人事故。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郑新明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不断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漳州110”经验,扎实推进“百警千眼” “一村一警”建设,发展平安志愿者队伍15支,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告别才溪时,夜已深,月华如水,才溪河静静流淌。
  记者看到,一座上世纪兴建的亭阁伫立河畔,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光荣亭”三个大字,在灯光中闪闪发光。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李昌林 张春波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