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民故事

这样的幸福生活,没想到 黔西南公安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见闻

2019-07-17 10:47:25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李昌林
 
苗族老人杨和平坐在新家阳台上,看着正在兴建的阿妹戚托小镇。 中国警察网记者温凯 摄
  5月9日上午,细雨蒙蒙,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南兴新市民居住区草木勃发,一派生机盎然。
  “一辈子住在大山里,做梦都想过上这样的好日子!”76岁的苗族老人周安荣一开口透着浓浓的乡音,语速像连珠炮一样,似乎一年前搬进城时的兴奋劲儿还没过。
  “以前,我们那个寨子建在大山腰,常年缺水,世代贫困。天不下雨,地不长谷。过年杀头猪,才能吃上一顿肉。”周安荣讲,现在他也是城里人了,领了养老金,儿子儿媳有了工作,两个孙子都在城里上学了……
  周安荣一家的幸福生活,是黔西南州公安机关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
  黔西南贫,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3万余人,占全州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以空前规模“拔穷根”。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定住”,成为当地公安最牵挂的事。
  “这样的幸福生活,没想到!”日前,记者深入黔西南州兴义、普安、晴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到之处,新市民对眼前的幸福生活都直呼“没想到”。
  ——民生警务——
  “没想到领到新市民居住证,就能享受市民待遇”
  汽车从晴隆县城中心驶出不到十分钟,阿妹戚托小镇就映入眼帘,这里四面环山,瓦房阁楼错落有致,别具民族风情,宛若仙境。
  晴隆县公安局莲城派出所阿妹戚托警务室,就建在小镇中心位置。5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警务室大门,立即被宽敞、亮堂、整洁的大厅吸引。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莲城派出所副教导员、阿妹戚托警务室主任黄诚说:“三宝彝族乡全乡整体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已经搬来的4000多人基本上都办完了新市民居住证。”
  记者在大厅遇到了36岁的彝族妇女毛章凤,她坦言,刚搬新家时,对于“户口迁不迁出”还是心存顾虑:迁了,农村土地、房屋怎么处置;不迁,孩子上学、大人工作是个难题。
  毛章凤的顾虑是33万余名搬迁群众的共同担忧:既想进城摆脱贫困,又怕注销农村户口后,承包的土地被国家收回,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成问题。
  民之所忧,政之所向。去年5月,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创新推行新市民居住证管理办法。搬迁群众既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又可以享受城镇社保、就业、子女入学等39项公共服务,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这一创举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开启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崭新一页。
  “太好了!没想到领到新市民居住证,就能享受市民待遇。”毛章凤身穿民族服饰,一高兴就给记者展示了一段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她兴奋地说:“以前,我家娃娃上学每天要翻一座山,走一个小时路,冬天赶上雨雾天,就成了‘冰花男孩’。现在,家门口就有学校。”
  11时许,黄诚带着辅警张艳上门给苗族老人杨和平送新市民居住证。记者随同前往。
  “黄警官,快请进!这事还麻烦你们走一趟。”杨和平笑着将大家迎进屋。记者看到,屋内电视机、灶具等一应俱全,地上还放着一桶自酿的酒,香气袭人。
  “家电家具都是党和政府置办的,现在又给我们送来了新市民居住证,日子越过越好!”杨和平从民警手上接过证件时,喜滋滋地说。
  这样的幸福场景,记者在普安县江西坡镇布依茶源小镇新市民居住区、兴义市南兴新市民居住区也亲眼目睹。
  普安县才华实业有限公司是布依茶源小镇的明星企业,公司生产的女式皮包远销欧美,去年产值达到1.1亿元。
  “扶贫先扶志,输血更要造血。我们首先组织贫困户、残疾人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彻底摆脱贫困。”公司总经理孔才以前也是打工人员,后来回乡创业,成为明星企业家。他向记者介绍,目前,他们已经解决了126家贫困户、28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在公司“扶贫车间”,31岁的残疾人代青德正坐在椅子上动作娴熟地制包,右手边放着一根拐杖。他憨笑着告诉记者:“没想到我也有工作了,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自食其力没有问题。”
  在南兴新市民居住区,30岁的妇女封定青从大山里搬出来后,在社区服务站找到了工作,每个月有一两千元收入。“以前只能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现在既可以工作,又可以照顾孩子啦!”封定青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目前,全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但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还保证了每家每户都有一人工作。”黔西南州公安局治安大队户政基础大队大队长黄仲超告诉记者。
  ——智能小区——
  “没想到既记得住乡愁,又保得住安全”
  孟夏时节,茶山翠绿,一条大道蜿蜒山水之间,一排排新楼依山傍水,别具布依风情,让人记得住乡愁……这里是普安县江西坡镇布依茶源小镇新市民居住区。
  “为保留民族特色,这里的小区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给公安工作带来了不少难题。”江西坡派出所副所长、纳茶警务室主任刘燚告诉记者,“在公安部的援助下,我们建立了智能安防系统,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指挥室,一个宽大的屏幕上闪烁着数据,3名警务人员正在密切关注着眼前的一举一动。“这就是我们打造的‘135’智能安防系统,实现了居住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刘燚向记者介绍,“135”是指搭建一个风险感知平台,在居住区周边、单元楼、公共区域布建视频监控“三道防线”,具有人口管理、风险预警、服务民生、布控、信息采集“五大功能”。
  “智能安防系统还真管用,去年9月10日,我们就预防了一起聚众斗殴事件。”刘燚说。回看当天视频,记者看到,一群人提着棍子在一个工地上越聚越多,随后民警接到指挥室命令后迅速赶赴现场,及时制止了这起斗殴事件。
  刘燚告诉记者,除了24小时视频监控,他们还会组织民警、辅警、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巡逻防控,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置。
  5月10日上午,正是布依茶源小镇赶集日。街道两旁挤满了卖日用品和瓜果蔬菜的摊贩,着布依族服装的妇女三五成群,格外抢眼。喇叭里大声放着歌曲《最炫民族风》,掺杂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小镇显得热闹非凡。
  纳茶警务室56岁老民警易华北慢悠悠地走在人堆里,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他告诉记者:“人多了,怕有小偷。我们在这里巡逻,能起到震慑作用。”
  治安积极分子、70岁的布依族老人岑发现也在集市上“转悠”。他说:“我们民族的男人爱喝点酒,喝高了容易打架。有时我劝几句,就没事啦。”
  “没想到既记得住乡愁,又保得住安全。”65岁的黎族老人罗经谁兴奋地说,警务室就在楼下,日夜有人巡逻,还有视频“千里眼”,大门敞开也不怕。
  黄仲超告诉记者,在黔西南州,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智能小区”目前已建了10个。今年以来,这些小区街面发案数明显下降,部分小区已实现了“零发案”。
  ——和谐家园——
  “没想到遇到什么矛盾纠纷,都会有人出面调解”
  “为民解忧,尽心尽责。”在阿妹戚托警务室,专门设有一个综合调解室,墙上挂着一面新市民送来的锦旗。
  “刚刚搬来的新市民,邻里之间、亲人之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黄诚告诉记者,他们积极发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居民代表、老退休工人加入“五老”调解员队伍,发挥人熟地熟、德高望重的优势,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化解矛盾纠纷,要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以前当过村干部的彝族汉子隆忠云是一名调解员,他总能找到突破口。
  去年,刚刚从三宝彝族乡搬到阿妹戚托小镇时,46岁的彝族汉子文德全醉酒后大耍酒疯,错打了爱人杜小兰。这下点燃了“火药桶”,杜小兰死活要跟他离婚。
  “文德全是不对,我让他赔不是。只要他改了,还是可以给一次机会的嘛。你俩知根知底,结婚这么多年了,现在离了,小孩多可怜。”隆忠云三言两语,就把杜小兰劝通了。转身,他又劝文德全向杜小兰道歉,保证以后不醉酒。夫妻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化解了。
  这样的调解室,记者在兴义市南兴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也见过。前来办事的新市民黎家隆说:“没想到遇上什么矛盾纠纷,都会有人出面调解。邻里纠纷、婆媳吵架、兄弟反目,调解员一出面,基本上都能圆满解决。”
  如果遇上警务室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怎么办?南兴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民警叶馨告诉记者,他们建立了警诉联调、警律联调、司法确认等工作机制,可以找专业法律顾问、社会调解员解决“老大难”问题。
  采访结束时,天空放晴,细雨初歇,黔西南州公安局大院内姹紫嫣红,花瓣洒落在泥土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打赢脱贫攻坚战,公安机关责无旁贷。”黔西南州副州长、公安局局长李淞告诉记者,“我们将积极营造服务就在搬迁群众身边、公正就在搬迁群众身边、安全就在搬迁群众身边的良好环境,让新市民快速融入新生活。”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李昌林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