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民故事

脱贫攻坚在行动·来自公安部定点扶贫地贵州黔西南州的报道② 田智:棉花村的“贵人”和“致富能手”

2019-07-15 10:53:25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宋灵云 覃苗苗 何清
 
公安部挂职扶贫干部田智(左)在棉花村长毛兔养殖基地查看兔毛产业加工情况。 覃苗苗 摄
 
  5月初的贵州省普安县,春寒还未完全褪去,漫山遍野的三角梅,如同一盏盏小灯笼,早已挂在枝头。
  普安县高棉乡棉花村,这个被群山环抱的交通“死角”,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村民们靠天吃饭。如今,在公安部的帮扶下,村民们脱穷帽、拔穷根,正在朝着美丽乡村转变。
  带着对这些变化的好奇,5月9日,中国警察网记者来到棉花村蹲点采访。
  山里的甜蜜事业
  从棉花村村委会沿着山路出发,车子拐过10余个弯后,金秋砂糖桔产业发展基地到了。
  趁着阴天,46岁的陆海正忙着给果树修剪枝杈。4月初,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的帮助下,棉花村小寨南面的坡耕地上,种下了7000株金秋砂糖桔。
  看到驻村书记田智过来,手上沾满泥土的陆海局促地招呼道:“田书记,您过来啦。”
  “陆大哥,果树长势咋样啦?”田智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握住陆海的手。
  “长势还不错,就是最近缺雨水。”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比较低矮的果树,陆海说:“我每天给果树浇水时,那几棵断根苗也浇着,没想到竟然活过来了。研究所捐赠的果苗35块钱一棵,我们一棵也不能浪费。”
  2018年12月,公安部选派挂职扶贫干部田智担任棉花村驻村第一书记。自那时起,棉花村中的大事小事便成为田智心里的牵挂。
  15岁的韦焕波返校后学习跟不跟得上?
  罗照羽家被掀翻的屋顶有没有修好?
  ……
  “驻村工作是很琐碎的,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稍微顿了顿,田智接着说,“百姓事无小事。但我最想做成做好的还是金秋砂糖桔产业发展基地。”
  群山环抱中的棉花村,乱石纵横,土地贫瘠。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村民长期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中挣扎。
  “要发展产业,不要靠天吃饭。”在田智心中,“只有产业发展起来,好日子才能真正来临。”
  陆海的弟弟陆江告诉记者,听哥哥提起村里在发展产业,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乡的火车,准备在熟悉的土地上大展拳脚。
  “我之前在温州的服装厂打工,每月也就挣三四千元。如今在自家门前,既做‘股东’,又做‘经理人’。除了年底会有土地流动带来的利润分红,每月还能获得一笔果林管理费。”
  “过几天,再修个水池,方便进行果林灌溉。等果树再长得高些,就在林中养些鸡。”
  干劲十足的兄弟俩在基地旁边的空地上盖起了一排平房,一天24小时守护着他们的甜蜜事业。
  扶贫路上的“贵人”
  金秋砂糖桔产业基地步入正轨,是否会有一个甜蜜的丰收年,还要等时间验证。但对田智来说,金秋砂糖桔项目推进的背后,是“难以为外人道”的酸甜苦辣。
  为了考察棉花村种植金秋砂糖桔的前景,自我调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田智自己开车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向专家请教种植条件、气候、海拔、土壤等技术问题,还千方百计邀请浙江的经果林种植专家实地考察。
  然而,产业项目确定了,村民却并不响应。
  田智感慨:“来之前觉得扶贫工作是一呼百应,真正做事时才发现困难重重。在棉花村这样的熟人社会里,我这个外来人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期以来,棉花村交通闭塞,村民观念保守,种植玉米、烤烟是当地人延续千年的习惯,“我们一直种玉米,你现在说不种就不种,要被雷打的。”
  眼看项目要泡汤,田智心急如焚。
  就在田智为项目推进一筹莫展时,转机出现了。
  在村民心中有着极高威信的陆海,主动为种植金秋砂糖桔站台。
  “十几年前,我在广东某大型国企里做消防工作,工作中与公安消防部队有不少接触。我信任公安,有公安部扶持棉花村,村民致富有保障。”陆海的坚定带动了不少村民,最终,100亩的坡耕地被用于种植金秋砂糖桔。
  通过种植金秋砂糖桔,田智也意识到,“我们这些驻村干部要学会运用当地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工作队队员赵建钢说:“田书记不摆架子,真的是做实事儿的人。只有发展产业,村民才能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看得见的变化
  下山容易,上山难。山路杂草丛生,刮得车身哗啦哗啦地响。开车的黔西南州公安局新闻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心疼单位上月刚提的车子,一边小心地避开高高凸起的碎石。
  “整个棉花村,只有小寨到果林的这一段还没有修好。为了这件事,我最近一直在协调。县里已经承诺帮助修这条产业路。”田智指着不远处的西泌河说,“如果顺利,估计可以修到河边。这样灌溉果林就更方便了。”
  在公安部的帮助下,村民们正在经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最短时间里享受更多的脱贫成果。
  群众户户通、产业路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每天早上6点,装满砂石的卡车、拉混凝土的车从村委会门前的大道上呼啸着开进棉花村。老村长王元才口中“路上牛粪、羊粪到处是,根本没有行人下脚地儿”的现象,正在消失。
  “如今的好日子,真是想破头也想不到哟。”1949年出生的潘高珍,与新中国同龄。拉着田智的手,潘高珍乐呵呵地说起自家70年里更换的三代房子。
  新中国成立初期,年幼的潘高珍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家人用竹子编成竹墙,牛粪糊上去,屋顶盖上茅草,就搭成了一间茅屋。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潘高珍步行几十里山路到乡里,用一蒌篓背来的瓦片盖了平房。如今,古稀之年的潘高珍住进了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谈起如今的好日子,她反复说着这句很多年前在扫盲班时听到的话。
  宽阔平坦的道路,崭新明亮的楼房,说起如今的好日子,棉花村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然而对于棉花村驻村医生张胜义,焕然一新的卫生室却是一个“甜蜜的负担”。
  以前,卫生室条件简陋,医疗设备十分有限,村里人生病后多是跑到乡卫生院去看。如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帮助下,卫生室配备了崭新的呼吸机、平行床、电子血压计、抢救车,张医生的病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很多老人与小孩只会讲布依话,他们到乡里看病时,沟通上存在障碍。条件改善后,他们就喜欢来到卫生室看病,村里小孩打疫苗也由我负责。”张医生说。
  趁着天还没有黑,田智又去探望贫困户韦德学。
  今年4月,韦德学的儿子韦明在福建晋江打工时突发脑溢血。了解到情况后,田智第一时间为韦德学送来了慰问金。“一个月过去,韦明情况怎样,有没有转到普通病房?”田智关切地问个不停。
  “脱贫路上有贵人,致富门前多能手”。在韦德学家的大门上,这样一副春联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副对联里,记者找到了棉花村变化背后的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宋灵云 覃苗苗 何清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